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商業化的文學帶來風光也失去尊嚴

http://www.CRNTT.com   2009-01-12 11:20:58  


 
  保護傳統文化,說明解决了溫飽問題的中國人,開始認識到傳統文化乃民族瑰寶,這值得欣喜,但傳統文化的保護,除了要考慮到民生問題量力而行外,更要分出輕重緩急,沒必要蜂擁而上。對于投資巨大、民意不予支持的建設行爲,更應慎做决定,別用保護的名義給傳統文化抹黑。 

  商業化陰影下的文學帶來風光也失去尊嚴

  文學的商業化進程在2008年更爲加劇。後綴冠以“公司”名稱的盛大文學的出現,攪動著本就商業味濃厚的文學市場。30個省作協主席上網打擂,被認爲是傳統文學找到了與網絡對接的接口;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集體上網展示,被指離市場越來越近離讀者却越來越遠;麥家因獲茅盾文學獎被杭州文聯重金引進,被批爲政府花納稅人的錢用來爲地方塗脂抹粉;閻崇年無錫簽售遭“掌摑”,《百家講壇》的商業化被追溯成原罪;作家富豪榜再次頒布,中國作家收入整體縮水……商業如同一件華美却單薄的外衣,在給文學還以風光的同時,也讓文學在逐漸失去自身應具備的溫暖。 

  9月,起點中文網舉辦“全國30省區市作協主席起點寫作大賽”,這次活動,先是以限定參賽者身份爲作協主席引起媒體關注,後因河北省作協主席談歌“下一秒打死韓寒”被媒體放大,而引起韓寒與幾位作協主席進行博客駡戰。喧鬧聲裏,“大賽”也悄然改名“巡展”。傳統文學是不是要徹底商業化了?商業化後的傳統文學還能够爲我們提供優質的精神食糧嗎?面對質疑,一些參賽主席表達出的“作家也要吃飯”、“傳統文學也要明碼標價”的態度,得到了不少支持的聲音。以前大家要求作家要甘于清貧,現在,人們的觀念的確變了,憑什麽作家就不能富裕起來?憑什麽認爲成爲富豪的作家就寫不出優秀的文學作品?也許正是有了這種觀念上無聲的改變,文學的商業化才會如此赤裸裸。 

  10月5日,學術明星、《百家講壇》主講之一閻崇年在無錫簽售時遭一年輕男子掌摑,原因據稱是打人者不滿閻崇年關于清朝歷史和人物的一些觀點。也有人認爲,這兩個耳光是打給《百家講壇》的。李敖曾撰寫《于丹批判》一文指出:《百家講壇》的運作模式“不失爲一種成功的商業化轉型運作”,但欄目采用“娛樂界包裝影視明星的手法來打造‘學術明星’”,却是一種“媚俗行徑”。說到底,商業化成就了《百家講壇》,同樣,商業化也毀掉了《百家講壇》。閻崇年遭襲擊,與其說持异見者因無法以草根身份與之在同一平臺上對話才導致暴力事件發生,不如說過度商業化讓文化學術失去了尊嚴,才讓閻崇年當了替罪羊。 

  每個人都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權利,作家和學者也不例外,出售思想和文字獲利,同樣應獲尊重,因此,商業的參與任何人都無法阻止,我們唯一能期望的是,這些作家和學者,能够守住良知和作品水準的雙重底綫,爲這個世界貢獻出更多美好的精神産品。(作者:韓浩月)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