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月刊:立陶宛對華政策的變化與涉台挑釁

http://www.CRNTT.com   2024-10-24 00:02:07  


 
  三、外部結構:立陶宛對華政策變化的結構因素

  從外部結構的維度分析,2019年至2024年這一段時期的國際關係形勢與國際體系格局發生變化,國際政治的外部結構刺激了立陶宛對華政策發生激進轉變,體現了強調權力與安全的現實主義理論邏輯。具體分析,立陶宛對華政策激進轉變的外部結構因素可以劃分為美、俄、歐三個方面:一是美國拜登政府對華戰略競爭的外部結構刺激;二是俄羅斯地緣戰略調整的外部結構刺激;三是歐盟改變對華認知與戰略的外部結構刺激。

  (一)美國拜登政府對華戰略競爭的外部結構刺激

  立陶宛對華政策發生激進轉變,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國因素的影響。拜登政府上台後,繼續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對華政策的特徵是“極限施壓”,在經濟、政治、軍事、外交等領域對華採取遏制策略,要與中國進行“高強度的戰略競爭”以及“最嚴峻的戰略競爭”。⑪在此情勢下,立陶宛對華政策也追隨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實施親美反中的外交路線,充當美國遏制中國的工具與棋子。

  首先,拜登政府上台後,進一步強化美國的盟友體系,深化與盟友合作的外交策略,拉攏歐洲國家組建“反華聯盟”。立陶宛受到美國影響,在外交政策層面完全倒向美國,成為歐洲國家中的反華先鋒,以此向美國示好。諸如,2022年4月,立陶宛國防部副部長馬吉里斯·阿布克維修斯赴美訪問之時在華盛頓宣稱“立陶宛已準備好在印太安全事務中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將加入全球民主陣營對抗中俄”。其次,在美國對華戰略競爭的外交策略框架下,美國進一步對其他國家實施一定程度的壓力,尤其是迫使立陶宛這樣的小國“選邊站隊”。在此情況下,對美國依賴較深的立陶宛政府選擇偏向美國,配合拜登政府推行對華遏制政策。尤其是,在台灣問題上,立陶宛同意台灣當局在其首都維爾紐斯設立“台灣代表處”,干涉中國內政,這與美國近期頻頻打“台灣牌”遏制中國的策略相銜接,其目的是配合美國的外交策略。

  (二)俄羅斯地緣戰略調整的外部結構刺激

  俄羅斯地緣戰略調整這一外部結構刺激了立陶宛對華政策變化。冷戰結束以來,俄羅斯的地緣戰略曾一度希望融入西方,但結果是不僅不被美國、歐洲接受,反而被越逼越遠,北約呈現持續東擴之勢。立陶宛等波羅的海三國通過加入北約獲得更大的軍事實力,以及近期烏克蘭謀求加入北約,使俄羅斯更加注重國家安全。在近期西方國家相對衰落、保護主義與民粹主義抬頭、百年大變局的背景下,俄羅斯調整地緣戰略,強化其安全政策,追求大國利益,試圖扭轉在歐洲地緣戰略博弈中的局勢,保持對歐洲國家的戰略威懾力和影響力。2022年4月,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宣稱“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是為了結束北約肆無忌憚的擴張,以及結束美國及西方國家在世界舞台上毫不掩飾走向全面統治的勢頭”。這表明,俄羅斯的地緣戰略已經開始調整。對於俄羅斯的地緣戰略調整以及烏克蘭局勢的變化,與俄羅斯素有歷史恩怨的立陶宛倍感壓力,擔心受到俄羅斯的地緣戰略壓力。因此,立陶宛更加需要美國提供的庇護,為此立陶宛對外政策進一步親美,其中的對華政策則愈行愈遠、急轉直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