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俄烏戰爭與中國戰略克制

http://www.CRNTT.com   2022-05-07 00:04:41  


 
  俄烏戰爭對當前國際秩序中的一些脆弱環節形成了實在衝擊,卻無法撼動已然根植於國際體系的各類原則。戰爭本質上是一場俄羅斯與以美國為首“西方國家集團”的衝突。儘管針對戰爭性質的爭執貫穿戰事始終,雙方也從各自角度出發就使用武力的原因各執一詞,然而一些原則性問題卻並未遭到廣泛質疑,包括烏克蘭是國際承認的主權國家,擁有主權與領土完整的權利等。與此同時,如果追溯此次戰爭的誘因,其中既有民族之間微妙的文化因素,也涵蓋雙方各自發展路徑的歷史因素,同時又包括兩國因東西方陣營選擇差異的政治因素,這種特殊性也決定了其難以成為顛覆國際體系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作為一場獨特的戰爭,俄烏戰爭難以被簡單複刻。儘管美國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舉措令世界各國不同程度地對以聯合國為核心和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產生質疑,但尊重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等國際規則仍是大部分國家的行為準則。能夠顛覆國際秩序的“追隨效應”是無法形成的。

  作為世界變局的“縮影”,此次戰爭真正能夠改變的是自20世紀末期以來歐洲大陸趨向交錯相融的地緣政治結構;戰事將再度強化歐洲乃至整個西方世界對美國的依賴,也會令俄羅斯勢力範圍邊界不可避免地邁向程度更深的軍事化。冷戰結束初期,許多歐洲觀察人士認為蘇聯解體後的地緣秩序將被徹底改變。北約和歐盟篤信可以通過東擴陸續將大陸上的其他國家納入框架內,強化自身的戰略自主性,進而擺脫對美國的依賴。然而,在俄烏戰爭後,這種“接觸”或將劃上句點。正如德國哈勒大學政治學教授瓦爾維克(Johannes Varwick)所述,歐洲國家很可能將再次效仿冷戰時期,恢復對美國防務保障的依賴,並形成曠日持久的威懾⑥。北約會將大部分戰略力量常駐東翼,通過對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東部的北約成員國“再武裝”以構築防線。更為重要的是,美國將成為歐洲制衡東方的關鍵合作力量。此外,戰爭也削減了中立國家的數量。芬蘭、瑞典和瑞士公然表示對俄羅斯的反對,不僅向烏克蘭輸送武器,同時還凍結俄羅斯的資產,以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開展與北約的合作。在歐洲之外,包括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等其他地區的國家陸續加入了制裁行列。從這個意義上講,新一輪的“恐懼”和“威脅”既是強化大西洋同盟關係的新動力,又成為固化美國陣營的新基礎。

  三、“俄烏戰爭”與中美關係

  2022年2月,中美兩國相繼發布了兩份重要的戰略文件。其中,由中俄兩國共同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新時代國際關係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聯合聲明》成為兩國互信力量的佐證,其中明確提出“反對外部勢力破壞兩國共同周邊地區安全和穩定,反對外部勢力以任何藉口干涉主權國家內政,反對‘顔色革命’,並加強在上述領域的協作”。而美國白宮公布的《印太戰略》則是拜登執政以來的首份正式戰略文件,主旨在於加強美國“從南亞到太平洋諸島的印太地區所有角落”的地位和承諾,意在系統性推動其對華戰略邁向縱深。兩份文件可以被視為中美對未來國際秩序的一種願景,但彼此在內容、觀念和預期上均存在較大差異。對於美國戰略界來說,中俄發表的聯合聲明意味著其建構的兩個“最大競爭者”實質性地強化了雙邊友好關係,長足地提高了應對其制裁這一重要戰略工具的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