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鄭繼永答中評:中韓共感也要共情

http://www.CRNTT.com   2020-08-30 00:04:25  


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主任鄭繼永(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北京8月30日電(記者 張爽)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主任鄭繼永日前在“機遇與挑戰:後疫情時代的中韓關係展望”研討會上回答中評社提問時表示,現在很多國家可能都存在被迫選邊站的情況,但是在中美競爭過程中,中國並不是占優勢的一方,所以我們在處理與周邊國家關係的時候,尤其像韓國這樣的國家,要避免逼著它選邊站,因為逼到最後,如果這個國家沒有其他的選擇,就只能選擇跟著美國走。韓美同盟已經保持了這麼多年,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讓韓國放棄美國。

  鄭繼永對中評社說,疫情之下中韓兩國互幫互助的故事很多,或者說共感非常多,但是問題是怎樣把共感轉化成共情。“我們不要去逼著韓國去做某種選擇,在很多問題上,我們希望韓國能有自己的外交自由度。中國國內很多學者認為韓國參與G11等就是站到了美國那一邊,我覺得問題還沒有到這一步,不要給它設這樣一個限。”

  鄭繼永認為,未來在朝鮮半島問題上,變的一方主要還是美國方面。在這個問題上,美國的一舉一動都會深刻影響到無論是韓國的產業政策,還是中國的產業政策,甚至是朝鮮未來的趨向。可以說,中國是守勢的一方,美國是進攻的一方。“我們要改變一些傳統的思維模式,比如在地緣政治方面,中國是一個參與國家,未來朝鮮和韓國都必須依賴中國。”

  至於未來中國如何制定自己的朝鮮半島策略,鄭繼永認為,中韓兩國都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遏制住疫情的快速蔓延,而且兩國在很多問題上,包括供應鏈、防疫物資的供應、產業價值鏈、災後的重建等,能夠共贏的事務特別多。比如現在韓美之間的貿易往來,肯定不如中韓之間的貿易往來恢復得早,恢復得快,所以中韓要充分發揮在疫情過程當中表現出來的“共情”,然後再擴大中韓之間的共感度和共識度,讓更多的“共情”轉化成我們雙方的意志,不要再出現2016年薩德問題爆發出來之後,中韓之間所有的往來全部叫停的情況。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