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香港從龍頭跌到車輪 需自我反省

http://www.CRNTT.com   2020-01-18 00:12:44  


 
  其中,第一次是20世紀50—70年代進行的工業化轉型。此次經濟轉型肇始於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華進行經濟封鎖,致使香港不能繼續成為中外貿易的中轉樞紐港,祇能興辦紡織業等各類輕工製造業,致力發展本地加工出口,維繫香港與國際市場的貿易。1959年,香港產品出口額佔總出口額的69.6%,超過轉口貿易額比重的一倍以上,表明香港已經成為工業城市,順利實現從轉口貿易到加工出口貿易的工業化轉型。進入60年代,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平均每年的實質增長率達到8.9%。60年代末,工業化的成功轉型帶動整體經濟開始起飛。到70年代,香港除繼續成為亞太地區的轉口貿易中心之外,還成為該地區的輕工製造業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成為戰後世界首批新興工業化地區之一,與台灣、新加坡、韓國並稱為“亞洲四小龍”。

  第二次是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本港製造業北遷而展開的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體的經濟轉型。此次轉型成功的主要原因,除了香港繼續發揮連接當代發達資本主義市場的優勢之外,還得助於中國改革開放、招商引資和實行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70年代末80年代初,香港加工出口業陷入經濟發展導致生產成本上漲的困境,中國改革開放與招商引資則向受困中的香港製造業敞開利用內地低廉生產成本和充沛勞動力以再創輝煌贏利的大門。於是,港資及其製造業首先湧入毗鄰的深圳、廣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區,繼而向全國各地漫延。80年代至今,港資在內地引進的境外各種資金中的比例雖有起伏升降,但一直穩居最大比重和最多金額。90年代中葉以前,內地實際引進的外資當中,半數以上屬於港資。90年代後期起,隨著外國資金陸續增加對華投資,港資佔外來投資的比重一度呈下降之勢,但實際投資總額仍然高居各種外來投資的榜首。港資在珠三角地區引入的外資當中,曾經佔有80%以上的比重,至今仍居半數以上。據香港工業總會調查,到2003年年底,香港企業90%以上在珠三角建有工廠,總數超過7萬家,為廣東創造1000萬個就業職位,為香港本地提供150萬個職位。因此,港資和港企成為引領內地經濟起飛的主要外來動力,在促進內地尤其是珠三角區域經濟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擔當龍頭領導的角色。

  香港第二次經濟轉型對於本地經濟重構和持續繁榮穩定亦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港資將加工出口業的生產製造環節幾乎全部遷入珠三角及其他內地,依托當地低廉而充沛的人力、物力資源,獲得遠超先前在港規模與盈利的巨大發展;同時將產品的設計、外銷等環節及其整體產業鏈的大部分盈利與消費留在香港,促使香港第三產業(即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迅速擴張。80年代中期,時任總理趙紫陽視察廣東,提出中國應該實施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外資企業要“兩頭在外,大進大出”,即外資企業的原料採購、產品銷售都要在國際市場進行。這一提議得到鄧小平首肯,隨之成為中國經濟賴以崛起的國策,並且促使進出香港的貨物迅速激增,極大地提昇香港作為中外貿易中轉樞紐港的地位。1988年香港轉口貿易佔外貿總額的比重達到55.9%,開始超過港產品出口貨值的比重,意味香港從先前的工業城市又變回貿易的城市。1992年起,香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2年穩居全球第一位。隨著香港轉口貿易的超常規發展,服務業在本地GDP的比重迅速擴大,2001年達到86.5%,以生產性服務型產業為主體的經濟結構確立無疑。在轉口貿易和相關生產性服務業大幅度增長的推動下,香港經濟持續高速發展。80年代香港GDP(當年價格)的年均增長率達到16.5%,1990—1996年的年均增長率超過10%,香港因而當之無愧地成為引領內地經濟起飛的龍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