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台灣人認同建構需新思路

http://www.CRNTT.com   2018-11-05 00:17:42  


台灣同胞通過與大陸同胞共同實踐而內在生成的“新中國人”認同,是促進兩岸心靈契合、培育國家統一民意基礎的關鍵環節。
  中評社香港11月5日電/廈大台灣研究院助理教授、民進黨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貞威博士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10月號發表專文《關於台灣人認同問題的若干概念辨析》。針對當前關於台灣的認同問題充滿很多負面論調,如“交流無用論”、“惠台政策無效論”、“交流疏離論”、“和平統一無望論”等,①作者認為,首先要做好的是第一個層次的政策認同,如何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更好提升政策落實能力,更好創造優美便捷的發展環境,慢慢地外溢出對第二個層次的認可,即提升對大陸的正面觀感和好感度,在此基礎上激發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真誠熱愛。而第三個層次要水到渠成,長期努力,關鍵是建構台灣同胞基於祖國大陸的切實生活體驗和政治經驗,進而塑造“新中國人”認同,這是未來台灣同胞認同建構的新思路。文章內容如下:

  一、明晰中國人認同的兩個概念

  目前對台灣的中國人認同問題,我們有必要區分兩個層次:即台灣內部認同層次和兩岸群際認同層次。目前台灣社會的中國人認同是台灣內部認同層次,而我們希望建構的則是跨兩岸層次的中國人認同,即筆者後面所提“新中國人”認同。因此,也有必要區分兩個概念,即台灣的中國人認同和大陸的中國人認同是兩個有區別的概念,內涵和外延都有所差異。未來需要建構的是兩岸同胞共有共享、共同參與締造的新中國人認同。

  (一)台灣的台灣人認同和中國人認同是台灣內部層次的認同問題,不是跨兩岸層次的群際認同。

  就前者而言,首先,作為具有共同生活空間、共同社會情感連接、共同政治認同對象和共同想像空間的台灣人具有台灣人認同和“台灣主體意識”,是正常的事情和現象;而且台灣人認同和“台灣主體意識”已經成為台灣內部的集體知識,其接受度、內化程度和規約能力已十分強大,具有較大的穩定性。台灣同胞的台灣人認同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和長期性。

  而台灣的中國人認同,必須明確的是,它不是對中國大陸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認同(儘管台灣有少部分人士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是一種歷史遺留情感和文化群體記憶,是台灣社會群體認同的主要部分,大多持此認同者不具備中國大陸的實踐根基和現實經驗。這種群體信念在台灣依然具有較大的規約能力,但整體上它僅僅是一種歷史、文化認同和舊有的族裔身份意識殘留,已不是“國族”認同,衹不過“中國”二字本身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國家概念的凸顯,使得大多數台灣人認同中華民族,但不公開表明自己是中國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