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美台逾矩互動將兩岸推向臨界點

http://www.CRNTT.com   2018-06-05 00:04:15  


 
  三是台美提升軍事關係,強化台灣武力對抗大陸準備。2017年5月蔡英文在會見美國聯邦參議院訪問團時表示:“台灣期盼與美有更緊密協商討論;過去美國持續出售台灣防禦性武器,有助維持兩岸和平穩定,不僅對台灣有益,更嘉惠美國與其他理念相近國家。”(26)6月特朗普政府就宣佈了14.2億美元的對台軍售,且軍售品質有所提高。8月後,美台先後進行了“蒙特利會談”、“美台國防工業會議”、“美台國防檢討會談”等,加強雙方軍事交流。在非傳統安全合作領域,美台合作也在持續深化,美軍機在太平島以“人道救援”的理由進行起降的話題不斷被討論。12月27日,蔡英文當局公佈了任內首本“國防報告書”,書中不僅刻意凸顯了對抗大陸的企圖,在論述安全情勢等變化上主張台灣的角色定位是“發揮我早期預警及掌握中共軍事動態之利基與戰略價值”,並首度公開了台美軍事交流的10項模式。(27)這些舉措表面看來是要“防衛自主”、“以軍購向盟友展現防衛決心”,實質上卻是在把台海拖入戰爭的危險。美國“武裝”台灣地區,只會讓台灣更加不安全,而得益的只有美國的軍工產業資本。甚至在某些美國“鷹派”看來,台海發生一場戰爭,用“國軍”打亂“共軍”的發展步伐對美國而言更有利。

  2018年時逢島內地方選舉,蔡英文當局在內政難有起色、兩岸無法打破僵局的情況下,繼續向美國靠攏進而“出口轉內銷”的政策方向不會改變。同時美國也在不斷向民進黨當局拋出“誘餌”,繼《與台灣交往法案》之後,4月7日台灣“中央社”報道稱特朗普政府已經批准向美國製造商核發向台灣出售潛艇製造技術的銷售許可證。此外,未來還包括:美國參眾兩院醞釀的所謂“台灣安全法草案”,要加強美國國防部與台灣地區的交流,包括邀請台灣地區參加2018年的“環太平洋演習”等;美國允許台灣加入其“境外預先通關”,即未來在台灣島內即可進行美國海關檢查,等同直接入境美國,而賴清德也公開宣佈“台灣是屬於美國‘全球入境計劃(Global entry)’的一國”(28);6月AIT新館落成典禮時,美國會派什麼層級的官員與會。這三項是具有指標意義的事件,端看民進黨當局如何接牌。

  當前是中美關係的關鍵期,兩岸關係也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只有兩岸關係向好,才能帶動中美關係的良性發展。台灣問題對大陸而言是核心利益,大陸會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大政方針,未來還將持續出台措施,推動兩岸人民融合發展。同時大陸也不會懼怕“台獨”勢力的挑釁。大陸不僅有應對挑戰的戰略定力和戰略自信,更有堅守底線的綜合優勢。而重視“成本效益”的特朗普政府不會公開支持“台獨”,更不會為“台獨”買單。旺旺中時民調也顯示,針對“是否認同蔡政府‘聯美日抗中’政策”,有36.6%的民眾表示認同,52.2%不認同。其中在泛綠選民部分,雖然有62.5%表示認同,但同時也有29.8%不認同,顯示即使是泛綠陣營,也有近三成選民反對蔡英文當局的對外政策。(29)

  當前兩岸關係已經被推向“臨界點”。蔡英文的困境在於,其不能完全掌控民進黨的政策走向,也無法在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前提下突破目前的兩岸僵局。如果蔡英文當局隨島內“獨”派起舞,全面倒向美國對華“鷹派”,則兩岸關係面臨巨大挑戰,大陸《人民日報》指出“如約束不住激進台獨勢力舉行獨立公投、為取得美日的保護而導致美艦泊台、蔡英文官式訪美,《反分裂國家法》隨時有啟動的可能”。(30)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亦宣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這就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每一寸領土都絕對不能也絕對不可能從中國分割出去!”(31)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