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鄭文燦答中評:希望兩岸朝向共好的方向

http://www.CRNTT.com   2018-01-23 00:24:26  


鄭文燦談到桃園市政,侃侃而談。(中評社 黃文杰攝)
 
  當時稱呼“兩蔣”,在當年聽到蔣公要立正的年代,國民黨要把兩位蔣“總統”稱“兩蔣”,心裡其實並不舒服,但是後來就習慣了。

  呂秀蓮當桃園縣長成立紀念雕塑公園,到了我當桃園市長,各地陸續有拆銅像情況,只要是政府移送就接受,個人拆銅像不管,陸續又接收更多銅像。

  以我了解,若把銅像當作觀光財,從歷史文化意義來看,銅像已經脫離權威崇拜,也不再有政治圖騰的味道,純粹把它當作歷史留下來的一部分,地方居民也是從觀光角度來看,因為有很多大陸觀光客來看慈湖,也參觀兩蔣園區,不管自由行或團客都蠻多,每年超過百萬人來看,我當時就宣布說,基於上述考慮,兩蔣園區基本上沒有做調整,我們在旁邊蓋了大溪分局,會加強附近治安與交通,觀光客真的蠻多,也希望把景點管理好,

  學校銅像部分,可以由“教育部”做統一處理,當時設置銅像也有一套辦法,學校銅像要怎樣處理,應該有一致化處理。我是有公開講,政府部門若有整修,可以把銅像移除,不是刻意針對拆除銅像去處理,但是有些地方要尊重居民的感情,比如說榮家眷村國宅,認為這是歷史記憶一部分,處理轉型正義也要尊重不同的歷史記憶,這部分覺得可以不去改變比較好。

  至於路名要不要改名,就很麻煩,中正路、中山路、經國路很多,復興區以前名稱叫角板國小,就是被改成介壽國小。我是覺得人民使用成為習慣,路名、地名、校名也不再具有強烈政治意味,這部分這跟促轉條例無關,不需要改,已經約定成俗,要怎麼改?歷史留下來就當做歷史一部分。

  至於去除威權崇拜跟政治圖騰,因為條例是“促進”並不是“清算”的法案,台灣社會的進步應該透過更多的理解促進更大包容與團結的方向,我是基於這個理由去處理促轉條例,可能我講的跟現在做的不太一樣,事實這樣做會比較好

  中評社問:兩蔣園區涉及“國防部”的管理,怎樣看?尤其儀隊是觀光客最想看。

  鄭文燦答:因為陸客來也不是去膜拜,他們對台灣的瞭解是有點落差,認定“這是蔣介石的軍隊到台灣”,對很多台灣年輕人來說,那個時代都已經結束,這認知有很大差距。兩蔣陵寢是屬於卸任“總統”安排的問題,還是要由中央、“國防部”去審慎處理,這由警察來保護不是很合理,由警察來管理兩蔣陵寢覺得不是很合理,但是我們歡迎大陸觀光客繼續來慈湖參觀,也希望參觀大溪其他景點“這個立場不變”

  促轉條例不會讓慈湖頭寮消失,兩蔣園區也不會消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