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專訪:美國華人學者談“特朗普現象”

http://www.CRNTT.com   2016-12-22 00:07:55  


“特朗普現象”可能並非一時之勢,而是代表著現實主義政治在西方的回歸。它是全球化的結果,又反作用於全球化(中評社圖片)
 
  閆臨軒說,這樣的歷史演變背後,是不可逆轉的全球化進程。儘管貿易保護主義在如今有所抬頭,但技術進步和現有全球經貿格局已無法阻止這一進程。美國不可能在像原來那樣靠著大西洋和太平洋實行“孤立主義”,相反會在全方位地介入全球事物中變得越來越“現實”。可以說,由於全球化,如今的全球政治格局有些類似於“放大版”的舊歐洲權力鬥爭格局,雖然在地理上可能相隔遙遠,但大國的全球實際影響卻無孔不入。如今,在面臨著俄羅斯、恐怖主義(當然還有中國)等主要外部挑戰下,美國的對外政策也只能朝著“現實主義”的方向繼續發展,“政治正確”在種種內外挑戰下顯得蒼白無力。只能說,美國的對外政策和思想總體上在不斷成熟和走向現實,而中國和歐洲在歷史上長期的地緣政治鬥爭中已經“早熟”,更早地達到了這一階段。

  所以,特朗普向舊歐洲現實主義政治的靠攏可能並不是歷史的倒退,而是一種進化。當然,人們會注意到,歐洲國家間尤其是在冷戰後似乎擯棄了舊時的權力政治鬥爭,走向歐洲聯合。然而,這很可能只是在經歷二次世界大戰及冷戰的慘痛經歷之後的“撥亂反正”,未必是一種長久的趨勢。我們已經看到,在經濟和難民雙重危機的陰影下,歐盟的體制已經在鬆動;之前面對中東移民的那種“自由、平等、博愛”的心態,正不斷在日益嚴重的社會安全問題和價值觀衝突下,逐漸被反移民、反歐盟、反全球化的保護主義聲浪所淹沒,自由主義的原則正在被現實主義的考量所取代。這也是全球化的結果:不僅商品、資金、信息會在全球範圍內流通,社會和經濟危機也會跨越國界。

  同時,這也不僅僅是西方民粹主義思潮的抬頭,而是由於網絡技術的進步和全球化,讓普通民眾得以繞過精英階層控制的“主流”媒體獲取和交流信息,形成龐大的“非主流”輿論,從而不再只能面對西方“主流”媒體所呈現的那一套“現實”。從某種的程度上說,網絡社交媒體在全球的普及正在讓西方普通民眾也走向“現實主義政治”。雖然,他們對於種種現實問題對給出的答案未必是最佳的,可能會“矯枉過正”,但是這樣的變化會傳遞到領導階層,使得“非建制”的聲音在那裡越來越多。這一現象已不能再簡單地用“極右”、“民粹”等詞語概括。

  閆臨軒表示,因此,“特朗普現象”可能並非一時之勢,而是代表著現實主義政治在西方的回歸。它是全球化的結果,又反作用於全球化。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