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養老金存量3.5萬億 十幾年後即“用光”

http://www.CRNTT.com   2015-11-30 10:10:51  


 
  在他看來,之所以會存在隱形債務問題,一方面是待遇確定型支出所帶來的新成本,簡單理解就是不管當期收入結餘多少,但養老金支付還是要以即期社會平均工資為發放基准。這也就帶來了退休金支付單位金額上的增加;此外,由於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領取養老金人數增加,相應領取水平和領取人數雙雙增長,無疑加大了總體支付壓力。

  而在聶日明看來,另一個更深層次問題,則是1997年制度轉軌時的歷史遺留成本,拖到了現在。

  企業員工在制度轉軌前,養老保險采用現收現付模式,單位和個人都未曾繳納養老保險,當從企業支付養老金向統賬結合模式轉變的過程中,并未補償這部分錢。

  國家一度試圖解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空賬問題,先後在13個省市試點做實個人賬戶,但是效果甚微。

  多措并舉籌資金

  原本寄望歷史轉軌成本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縮減,然而,隨著新進入養老保險體系繳費人群增速放緩,目前來看,隱形缺口在不斷膨脹。

  這一點在省份結餘上更為明顯。財政部2009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決算報告顯示,當年在扣除財政補貼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年收支出現赤字的省份為13個;轉眼到2014年,赤字省份增至22個。這意味著,全國近七成省份已出現虧空預警。

  在聶日明看來,之所以資金吃緊問題現在越來越嚴重,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錯過了改革時機。

  按照胡繼曄的分析,從1997年一直到現在,養老保險都處於擴大征繳面的過程,現在基本覆蓋了勞動人口。

  擴面意味著當期養老保險收入的來源增加。尤其是對於尚未消化轉制成本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而言,在2002年-2011年內,參保人數基本每年以5%的增速在增加;同時相應的當期結餘每年也都穩定在以10%的速度增長,其中在這10年中更是有6個年頭結餘增速在30%以上。

  “在社保黃金期,有源源不斷的繳費人進來,這為養老保險提供了穩定的收益;而且當時正處於‘入世’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階段,國企效益也很好,恰是改革的好時機。”聶日明說。

  他認為,反觀現在,過去10年帶動職工參保人數快速增長的農民工,現在進城速度已開始放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