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分發揮智慧和想像力,才能破解文化協議中的障礙。 |
中評社7月19日電/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周天柱在《中國評論》月刊6月號發表專文《破解商簽兩岸文化協議的主要障礙》,作者認為:“商簽兩岸文化協議的主要障礙客觀存在,對協議的正常簽署十分不利。不論是不是承認,或回避繞圈走都不解決任何問題。今年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表示相信,‘兩岸中國人有智慧找出解決問題的鑰匙來’。在南京舉行的‘張王會’上,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亦表示,要破解兩岸關係發展中的一些難題,‘我們必須有一些想像力’。只有充分發揮兩岸中國人的智慧及想像力,才有可能破解兩岸文化協議中的種種障礙,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才有希望。”文章內容如下:
突如其來的318台灣學運一起,引來島內媒體一片悲哀,連藍營權威紙媒《聯合報》都歎息道:“此次服貿遭強力反彈,加上日後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則貨貿協議也難輕易過關,更遑論還有大陸希望簽署但具敏感性的兩岸文化協議與政治協議,都將寸步難行。”在這裡筆者僅就兩岸文化協議有感而發:“有著共同的血脈、共同的文化、共同的連結、共同的願景”的兩岸關係,風風雨雨走過了這麼多年,難道就這麼脆弱,這麼單薄,這麼搖搖欲墜,這麼不堪一擊,給幾個從未仔仔細細閱讀過服貿協議全文、對服貿協議真正涵義可說是一竅不通、對具體條文找不出任何有針對性的抗爭理由及訴求的所謂學生領袖一衝擊,一佔領,一反對,一霸凌,就會如同多米諾骨牌般嘩嘩嘩頹然倒下?!
面對6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陸方面一直保持著清醒頭腦:這是一個對兩岸同胞命運福祉十分重要的歷史階段,這是一個現階段跳脫島內藍綠對峙政治生態最為有利的發展模式,但即便如此,出於對台灣內部錯綜複雜的各種政治勢力、社會力量糾纏格鬥割喉的種種考量,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階段從不人為設定時間表。和平發展順利時期,尤其要多想想各種現實的,乃至潛在的困難所在,充分認識到百般交織的較量、鬥爭、反復在所難免。只有自始至終堅持這個認識,並依此來分析研究兩岸文化協議,才有基礎,才有內涵,才有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