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 |
看歷史:李鴻章之死 | |
http://www.CRNTT.com 2014-06-28 10:38:01 |
臣等伏查近數十年內,每有一次構釁,必多一次吃虧。上年事變之來尤為倉促,創深痛巨,薄海驚心。今議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堅持定見,外修和好,內圖富強,或可漸有轉機。 難以想象就要離世的李鴻章在寫下“必多一次吃虧”這幾個字時會是什麼心情。他畢生致力的“外修和好,內圖富強”的願望此時說出來實在是一種前途渺茫下的傷心無奈。 遠在逃亡地的慈禧複電李鴻章,言他“為國宣勞,憂勤致疾”,望他“早日痊愈,榮膺懋賞”。 但是,李鴻章沒有等到“榮膺懋賞”的那一天。1901年11月7日,這位大清重臣已處在油盡燈枯之際,他“久經患難,今當垂暮,複遭此變,憂鬱成疾,已乖常度”。站在他床頭逼迫他簽字的俄國公使走了之後,身邊的人大哭:“還有話要對中堂說,不能就這麼走了!”李鴻章的眼睛又睜開了,身邊的人對他說:“俄國人說了,中堂走了以後,絕不與中國為難!還有,兩宮不久就能抵京了!”李鴻章兩目炯炯不瞑,張著口似乎想說什麼。身邊的人再說:“未了之事,我輩可了,請公放心!”李鴻章“目乃瞑”,享年78歲。 幾種評論 李鴻章死後兩個月,梁啟超寫出皇皇大作《李鴻章傳》,稱:鴻章必為數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無可疑也。李鴻章必為十九世紀世界歷史上一人物,無可疑也。梁啟超說他“敬李鴻章之才”,“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遇”。 日本人對李鴻章的評價是:知西來大勢,識外國文明,想效法自強,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美國人的評價是:以文人來說,他是卓越的;以軍人來說,他在重要的戰役中為國家作了有價值的貢獻;以從政來說,他為這個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國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認的優良設施;以一個外交家來說,他的成就使他成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李鴻章生逢大清國最黑暗、最動蕩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場”無不是在國家存亡危急之時,大清國要他承擔的無不是“人情所最難堪”之事。因此,國人在對他咒罵痛斥之時,確實“不可不深自反也”,確實不可“放棄國民之責任”。 只是,該怎樣評價100年前這位不同尋常的大清重臣,中國人一向的定論與百年以來的世界輿論截然不同。 在中國,評價一個人是很容易同時也是很難的事情。 作者:王樹增 來源:《晚清傳奇》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