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逸儒:從“張王會”到“習馬會”

http://www.CRNTT.com   2014-02-17 09:33:01  


蔡逸儒
  中評社北京2月17日訊/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所教授蔡逸儒今天在聯合早報撰文《從“張王會”到“習馬會”》表示,最新的民調數字顯示,台灣的民意不但支持兩岸持續改善關系、降低緊張,多數民衆也樂見兩岸領導人未來能夠見面;繼這次王、張會晤之後,張志軍將於今年下半年訪台,屆時兩岸各界都要善用創造性的思維與策略性的模糊,雙方當局更要從國家、民族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來看待問題,不斷為11月的馬、習會進一步創造條件,促其早日實現。
 
   2月11日,台灣陸委會主委王鬱琦前往中國大陸進行為期四天的訪問活動,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舉行會談。這是繼當年海基、海協兩會負責人辜振甫與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會談,雙方以白手套的方式進行互動之後,兩岸分治60多年來雙方主管兩岸事務官方機構首長的首度正式會談,難怪連馬英九總統都要說此事意義重大,其未來影響不容低估,各界關心理所當然。

  對此,有人稱之為兩岸關系的重大突破,有人將其視為重要的裡程碑,有其歷史性的正面意義。許多人在對兩岸關系這種健康、積極的發展給予肯定之餘,還有更進一步的期許,期望從今而後,雙方關系能夠進入一個更成熟、更穩定、更理性的階段,形成一種不可逆轉、不受人為操縱、不因政黨輪替而改變的深層穩定結構。這種制度性、機制性的互動一旦確定,將不但是台灣之福,兩岸之福,也對區域安全與穩定有極大的助益,應為衆人所樂見。美國、歐盟都已表明樂觀的態度,國際媒體也都以正面的報道來看待此一發展。

  誠如台北官方所言,王、張會面要在對等、尊嚴及互信的基礎上進行。就目前看來,不管是主隨客便或客隨主便,只要在不引發外界不當聯想或造成內政風波的前提下,雙方主其事者顯然都無意給對方增加困難或製造猜忌,給對方設下陰謀陷阱,甚至還願適度地滿足、配合對方的一些合理要求。因為唯有如此,這才符合雙方排除萬難,安排兩人見面的初衷,也對兩岸關系的良性發展有所助益。兩岸當局這種健康的心態與理性務實的做法務必持之以恆地延續下去。台灣反對黨的挖苦、親綠媒體無中生有、捕風捉影的偏頗報道其實不值識者一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