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沙盤裡的朝鮮

http://www.CRNTT.com   2013-05-15 11:39:02  


 
  然而硬幣的另一面,卻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鑒於朝鮮是全球幾乎唯一一個半個世紀以來,一心以戰時全面動員體制,以預備一場可能與美國發生全面衝突的軍事大國,它的戰爭機器必定擁有一些獨特的優勢。”赫胥黎說,人民軍的戰鬥意志、紀律要遠遠大於伊拉克國防軍,美韓聯軍可能會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血腥苦戰。

  更令美韓軍方頭疼的是,朝鮮人民軍擁有聯軍望塵莫及的“地利”。赫胥黎分析說,朝鮮半島狹窄的領空中,機載電子設備與遠距離武器過多的美制戰鬥機,一旦陷入“DogFight”式近距離纏鬥,則會失去原有的技術優勢。38度線周圍的地形既阻礙了朝鮮人民軍南下首爾,也阻礙了聯軍試圖直接進軍平壤。在非軍事區北部,人民軍擁有超過4000座地下工事與碉堡,超過20條地下隧道。與平坦的伊拉克沙漠不同,複雜的地形與朝鮮封閉的國境足以抵消聯軍的技術優勢——人民軍炮兵可以在20分鐘內將火炮拖出隱蔽炮位,向首爾周邊傾瀉毀滅性的炮火,然後迅速再次隱蔽。同樣,朝鮮每個機場幾乎都建有地下洞庫或山體洞庫。朝鮮的“四大軍事路線”中之“全國國土要塞化”,即要求將大多數空軍機場和軍事基地建立在地下。

  無奈之下,2003年,美韓聯軍指揮部宣布,將重新調整部署,美軍駐韓陸軍主力,1.4萬人的美軍第二步兵師將首先集結於漢江和首爾以北、非軍事區以南的東豆川和議政府市的凱西軍營和紅雲基地(CampRedCloud),然後逐步移防至漢江以南、烏山平澤地區、烏山軍用機場和漢弗萊斯軍營,其用意在於縮短駐韓美軍交通運輸線,以及便於接受來自日本的增援。但最重要是要使其避開朝鮮“先發制人”的毀滅性炮火襲擊,保存足夠實力投入反擊。

  核武器VS先發制人——最後的解決之道?

  4月16日,朝鮮官方網站上再度公布了一段針對美國的視頻,公布了分四條路線遠程核打擊美國首都華盛頓、加州聖迭戈等目標的模擬示意圖。雖然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喬治.利特爾隨後迅速出面降溫,稱認定朝鮮完全具備核導彈能力的說法不準確,但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國在朝鮮的軍事存在,最大的推力就是朝鮮核武器與導彈問題。“在平壤看來,隨著巴格達的陷落,一場針對朝鮮的戰爭似乎不可避免。伊拉克的遭遇生動說明,積極配合國際組織的檢查並解除武裝根本無助於避免戰爭,相反卻勾起了美國利用武力的興趣。”英國華威大學全球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歐盟安全委員會亞太問題研究員克里斯托弗.W。休斯說,“所以,朝鮮選擇重新啟動反應堆,退出核不擴散條約重新武裝自己,是唯一能自衛的方式。”

  根據公開資料與情報顯示,朝鮮的彈道導彈研製計劃可上推於上世紀80年代,技術最早由埃及獲得。約在1979或1980年,由於朝鮮派出空軍飛行員參與1973年贖罪日戰爭,埃及政府作為回報將一部分蘇制R-17/R-17Es導彈,即“飛毛腿B型”(ScudB)系統轉予朝鮮。之後朝鮮自行開始逆向工程進行仿制。

  迄今為止,朝鮮已成功研製出“勞動”(Rodong,或NO-Dong)系列的“勞動-1型”(ScudD,飛毛腿D型)和“勞動-2型”,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大浦洞-1型”(Taepodong-1)和“大浦洞-2型”(Taepodong-2),其液體燃料選用俄制TM-185型火箭燃料,而火箭氧化劑則為俄制AK-27I型火箭氧化劑。2012年4月,朝鮮發射了“銀河三號”火箭(Unha-3)。儘管這枚長程火箭沒能將衛星送入軌道,美國及其盟友仍然譴責其是為開發洲際彈道導彈作掩護。

  “朝鮮核武庫的發展,很可能將依照印度與巴基斯坦模式:小型,隱蔽,由30到70枚核彈頭組成。由於技術水平和數量有限,它將不能構成美蘇等核大國擁有的首次打擊威懾,並且由於強調射程,導致精准性欠缺。”美國紐波特海軍學院亞太安全分析與核戰略專家特倫斯.羅裡格博士告訴本刊,雖然2006年10月朝鮮核試驗後,宣布“不首先在朝鮮半島使用核武器”,但它極可能奉行現實性的“二次打擊報復戰略”,即在本身受到先發制人的打擊或常規軍事衝突受挫、政權瀕臨失控時,利用地下發射井或陸上機動發射裝置,將幸存的幾枚核彈頭打擊韓國、日本城市以及東亞周邊美國軍事基地。

  根據羅裡格博士的分析,目前朝鮮“炮兵指導局”擁有800枚左右中程與短程導彈,有能力攻擊的射程最遠可達3200公里,如加上“大浦洞-2”的遠程改進版,平均發射範圍約為6700公里。“勞動”導彈可裝載約500公斤重量的核彈頭,射程達到1500公里左右,理論上,日本首都東京與美軍在沖繩的基地都在其射程範圍內,唯一存在疑問的是朝鮮濃縮鈾爆炸裝置的“武器化”程度。相對落後的技術,致使朝鮮在導彈發射前,必須提前加注燃料與氧化劑,一旦任務取消,則必須再次抽出,以防止液體燃料與氧化劑腐蝕彈體,或因振動碰撞接觸,發生自燃自爆。這在面對美韓聯軍的空中打擊和偵察優勢時,實戰應用價值不高。

  在羅裡格看來,技術瓶頸,造成朝鮮手中擁有的“核打擊”手段相當有限——除了作為戰術導彈彈頭,朝鮮有限的幾種選擇手段包括將鈈彈制成航空炸彈,利用H-5型中程轟炸機攜帶,或者將核彈裝上改裝過的商船,駛入韓國主要港口城市浦山或者蔚山,然後引爆。而傳聞中近年開發,由蘇聯SS-N-6單級液體燃料潛基彈道導彈改進的“大浦洞X型”導彈,則可能由朝鮮1993年購得的GolfⅡ型蘇制潛艇發射。由於購入潛艇已經被拆除了導彈與電子導彈發射系統,朝鮮是否已經成功研發出替代系統,依舊是一個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