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文學回憶錄:木心的最後一課

http://www.CRNTT.com   2013-03-17 11:49:25  


 
接著講,“生活是好玩的”。

  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的書,我推薦給大家,很好讀的。良師益友。他繼承了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個中間人。我現在還記得紀德的好處。當時我在羅曼.羅蘭家裡轉不出來,聽到窗口有人敲,是紀德,說:“Come on,come on!”把我帶出去了,我永遠心懷感激。

  紀德有書叫《地糧》(要找盛澄華的譯本)。他說:“人應該時時懷有一種死的懇切。”(原話記不真切了。我是慣用自以為達意的方式重述)這句話,你們能體會嗎?

  我可以解釋,如果你們能領悟,聽我的解釋是否相一致。

  人在平時是不想到死的,好像可以千年萬年活下去。這種心理狀態,就像佛家說的“貪、嗔、痴”——“嗔”,老怪人家,老是責怒;要這要那,叫“貪”;一天到晚的行為,叫“痴”。總之,老是想占有身外之物,買房,買地,買首飾,買來了,就是“我的”,自己用完還要傳給兒孫。放眼去看芸芸眾生,不例外地想賺錢,想購物。

  學林有個親戚,打三份工,心肺照出來,全是紅的,然後就死了。心理學上,這是個工作狂,其實還是想占有。

  他數錢時心裡有種快樂。拼命打工賺錢,筋疲力盡到死,這不是幸福。那些億萬富翁億萬富婆,也不是幸福。一個人不能同時穿兩雙鞋,不能穿八件衣。

  家裡小時候也是萬貫家產,我不喜歡,一點樂趣也沒有。

  推到極點,皇帝皇后總算好了吧?你去問問他,如果他們看得起你,就會訴苦。

  所以為人之道,第一念,就是明白:人是要死的。

  生活是什麼?生活是死前的一段過程。憑這個,憑這樣一念,就產生了宗教、哲學、文化、藝術。可是宗教、哲學、文化、藝術,又是要死的——太陽,將會冷卻,地球在太陽系毀滅之前,就要出現冰河期,人類無法生存。可是末日看來還遠,教堂、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煞有介事,莊嚴肅穆,昔在今在永在的樣子——其實都是毀滅前的景觀。

  我是懷著悲傷的眼光,看著不知悲傷的事物。

  張愛玲這點很好。再好的書,你拿去,不執著。這一點,她有貴氣。

  不過你們可不要來向我借書——很奇怪。我一到哪裡,一分錢不花,書就會流過來。小時候學校因為戰爭關門了,書全拿到我家裡來。現在我的書又多起來了。各種書。

  連情感,愛,也不在乎了。愛也好,不愛也好,對我好也好,不好也好,這一點,代價付過了。唯有這樣,才能快樂起來,把世界當一個球,可以玩。

  諸位還是想買這個球,至少買一部分,但不會玩。

  莫扎特會玩。他偶爾悲傷。他的悲傷,是兩個快樂之間的悲傷。論快樂的純度,我不如莫扎特。他是十足的快樂主義。我是三七開,七分快樂,還有三分享樂主義。

  奉勸諸位:除了災難、病痛,時時刻刻要快樂。尤其是眼睛的快樂。要看到一切快樂的事物。耳朵是聽不到快樂的,眼睛可以。你到鄉村,風在吹,水在流,那是快樂。

  你是藝術家,你就是人間的鳳凰,一到哪裡,人間的百鳥就會朝鳳——你這鳳凰在百鳥中是一聲不響的。

  我外婆家開地毯廠,曬開來,有一天忽然飛來一只鳳凰,周圍都是鳥叫。學徒看見了,回來告訴老板,老板趕過去,什麼也沒有。

  鳳凰在萬物中一聲不響。頂多,寫幾句俳句。

  上次我們不知不覺走到中央公園,你們問一句,我答一句,就是百鳥朝鳳。是一次彩排。我平常散步,靈感比那次還要多。

  可是這鳳凰的前身是個烏鴉,烏鴉的前身呢,是只麻雀。

  安徒生說得比我好。他說,他從前是個醜小鴨。他的畫和用具到上海展覽過,我摸過他的手提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