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人口老齡化是重大經濟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2-10-11 08:52:52  


 
  問:人口老齡化影響各方面,您認為有什麼辦法能夠消除一下這些影響?

  李軍: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完全消除老齡化的影響。但是,積極而有效地應對,能夠在較大程度上緩解或部分消除老齡化的負面影響。

  “十二五”期間,中國15歲-59歲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將出現由升轉降的拐點,這個拐點出現之後,在未來幾十年內該比重不斷下降的趨勢將持續下去。預計到2050年,中國15歲到59歲勞動年齡人口將下降到7.1億人,比2010年減少約2.3億人。

  人口紅利主要指一個國家處於勞動年齡人口的比重相對較大,非勞動年齡人口(未成年人與老年人口)的比重相對較低,從而有利於經濟增長的狀態。對此,可以通俗地理解為經濟中“能幹活的人”相對多,“吃閑飯的人”相對少。如果這種人口結構出現了變化,比如出現“能幹活的人”減少,而“吃閑飯的人”增多的情況,就是所謂的人口紅利減少。按此意義,人口紅利是由人口的年齡結構決定的,因此是客觀的,現時是無法改變的。雖然可以通過提高勞動力質量彌補勞動力數量的減少,但這種情況應屬於技術進步的範疇,而不是延長人口紅利的問題。

  問:機器人可以緩解勞動力短缺,提高生產率,使得人工服務問題解決嗎?

  李軍:當然,機器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人的替代進行服務。但是,機器不可能完全替代人,而只能在特定的局部範圍內實現替代。從總體上看,機器永遠都無法完全替代人的勞動,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勞動力減少的問題。

  老齡化對服務業發展有非常大的影響。老年人增加,老年人的服務需求也增加,尤其是對照顧、護理等人工服務需求增加。而勞動力數量的減少對人工服務業有更大的制約性,甚至有可能出現有錢也買不到服務的情況。

  老年產業難以成為經濟增長點

  問:老年人退休後返聘,開發老年人的潛力,是否會促進經濟增長?

  李軍:讓更多的老年人參與經濟活動,當然有利於經濟,但這種影響是有限的,不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方式。開發老年人潛力的意義並不在於增加勞動力以促進經濟增長,其意義更主要是尊重老年人的價值,滿足老年人自身發展的需要。事實上,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的情況,以及經濟對就業的容納量情況,與產業發展的模式及產業結構有很大的關係,不是簡單地延長退休年齡或返聘老年人的問題。

  勞動力減少,似乎減輕了就業壓力,就業問題好像就容易解決了,但實際並非如此。因特定的產業需要特定類型的勞動力,不是一刀切地在總體上提高退休年齡,就可以解決具體產業發展所需要勞動力的問題。這里存在著產業結構與勞動力的就業結構,能否互相匹配的問題。比如,按現行美國的產業結構及產業技術水平,也就是可容納約兩三億人的就業,如果中國現在擁有同美國一樣的產業結構與產業技術水平,試想如何容納下七八億人的就業?因此,未來在中國人口老齡化條件下的勞動力是否短缺,與產業發展的情況有很大關係,不能簡單地說勞動力是否短缺。

  這實際上涉及另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即面對人口老齡化與就業問題,經濟轉型並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要與老齡化的進程相適應。如果轉型過慢,現有增長方式不可持續,無法實現經濟適度快速增長。模擬測算結果顯示,如果現有產業發展模式不能有效地向技術與資本替代勞動方向發展,2030年後中國勞動力供給將出現嚴重不足。但是,在當前中國勞動力絕對數量仍很大的情況下,如果轉型過快,容易出現勞動力結構性過剩的情況,不利於增加就業。

  問:這樣看來,有些產業會不會就慢慢消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