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為中國製造尋找路標

http://www.CRNTT.com   2012-09-22 09:04:32  


 
  其二是“專注”。德國人執著於製造業,甚至表現得有點兒偏執。 1887年8月23日,英國議會曾通過侮辱性的商標法條款,規定所有從德國進口的產品都須注明“Made in Germany”,以此將劣質德國貨與優質英國貨加以區分。當時的德國貨以廉價、仿造著稱,英國人對“德國製造”的評價是“厚顔無恥”。

  但是125年之後,當歐洲諸國深陷金融危機時,德國經濟依然強勁。據說,當年英國首相布萊爾曾向德國總理默克爾詢問德國經濟成功的秘訣,默克爾回答說:“我們至少還在做東西,布萊爾先生。”

  德國人對製造業有種超乎尋常的定力。金融危機之前,當很多國家都把目標鎖定在掙錢快、利潤高的房地產、第三產業,以及“錢生錢”的金融業時,只有德國,還在老實巴交地提升製造業的品質。

  最終,當泡沫破滅時,人們發現真正的贏家是老實人。“德國製造”能做出你做不出的東西,能做好你做不好的東西。所以,你必須為“德國製造”支付高價。有人稱之為“進入壁壘”,因為有這個高技術含量的“壁壘”,德國人保住了利潤,端穩了飯碗。

  上述兩“專”,是根本性的差別。“中國製造”朝不保夕的擔憂,就在於自己產品的可複制、可替代,不具備“德國製造”那種以專業和專注為基礎的難以超越的獨特性。

  文章認為,由此來看,勞動力便宜怎麼能是優勢呢?這頂多算是打工仔的優勢。只要稍有志向,我們就應有更高的追求。

  當然,技術升級、向上攀升是要付出代價的。“德國製造”在內部淘汰了沒有競爭能力的公司和產品。據稱,德國製造業工人的數量從1990年占職工總數的40%,下降到了今天的20%。這些極端重視技術的工廠,“需要的不是一大群低技能的壯勞力,而是那些緊俏的、具有高技能的技工、工程師和專家”。

  與“德國製造”這個“路標”相比,中國製造恐怕至少還需10~20年的技術沉澱和學習過程。這是工業化生產的一般規律,中間還不能發生中斷,更不能旁顧其他“生財之道”,乃至誤入像今天房地產泡沫這樣的迷途,方才可能有所成就。

  從更長遠的經濟發展大勢看,還須用更寬闊的視野為中國製造尋找“路標”。畢竟,德國國土面積不到36萬平方公裡,人口8100萬。

  太平洋建設集團董事局主席嚴介和,對中國製造有個經典概括:“目前,中國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從而形成了一個舉世無雙、行業齊全的工業體系。”

  這個觀點,按照軍事評論家宋曉軍的通俗表述就是,“中國製造業的優勢,主要在於他是全能選手,而其他國家,除了美國之外,多多少少都有點兒不全面。”

  這決定了中國這名選手要參加的是“全能比賽”,所要完成的技術動作“難度系數”最高。除了“血拼科研”,更要在國內和國外,構建上下游完善的產業鏈,才能為中國製造創造足夠大的騰挪和發展空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