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優化增長路徑才是更緊迫戰略命題

http://www.CRNTT.com   2012-07-13 07:38:55  


 
  文章表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穩增長成為宏觀經濟政策急務的敏感時期,增加信貸投放與投資儘管可以帶來短期經濟指標的迅速提升,但若無視業已惡化的經濟結構與極為敏感的資產價格走勢,則宏觀調控不僅難以跳出既往的窠臼,更有加劇系統性經濟與金融風險之虞。因此,在事關經濟戰略轉型的時間窗口,如何優化經濟增長路徑,才是更具戰略緊迫性的命題。

  為此,現階段,政府既需要適度調整政策以盡最大可能求得經濟基本面的穩定,但著力點應該是對有效經濟增長的關注並使之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常態,且應採取相應措施使得基於這種增長路徑的財富積累能夠有序轉化為民生福利。若如此,則在這個層面上的經濟增長才是波動性較小且福利效應可觀的路徑安排。

  文章指出,中國今天正處於人均GDP在900至11000美元的中等收入階段的中部。這是個非常敏感的時間窗口,既是中國經濟邁向更高階段的新起點,也可能是經濟處於波動頻繁期甚至面臨難以突破瓶頸的臨界點。此時,追求技術進步、構建服務型政府,以及高度關注民生福祉,應是政府施政的著力點。否則,一旦宏觀經濟政策出現失誤,不僅會跌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且會加大經濟轉型成本。而當今中國,經濟不僅存在著嚴重的內部失衡,外部失衡亦很嚴重,在這種內外雙重約束的條件下,必須格外小心資產泡沫膨脹之後引致的系統性經濟風險。如若不引起足夠的重視,局部風險的擴散和累積將有可能演變成系統的經濟與金融風險,那樣的話,民生福利和財富增長的不協調問題將不再局限於經濟領域,如若不能找到有效的對策,很有可能成為激化社會矛盾的定時炸彈。

  既然經濟增長從長期來看是一種內生性的選擇,那我們就得在市場主體基於既有的約束條件下去追求成長空間的持續擴大;既然適度幹預是避免市場失靈的必要條件,那麼充分調動各有關市場主體的積極性才是保持經濟增長的最為關鍵的環節;既然經濟增長方式從要素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已是各級、各地政府的共識,則政府要做的就不應是緊盯幾個經濟指標的變動,而更應冷靜思考制約經濟長期增長的約束條件,全力營造使技術創新成為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市場主體的普遍行為的技術與社會條件,盡快採取實質性舉措促進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擴大競爭性投資領域,讓民間資本參與投資,在提高投資效率的同時力求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有了上述的努力,經濟結構調整與戰略轉型的良好制度與政策環境則可期。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