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
切爾諾貝利核洩漏和蘇聯僵化的體制 | |
http://www.CRNTT.com 2011-03-29 08:47:32 |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距離烏克蘭普裡皮亞季市約三公里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爆炸瞬間約有50噸核燃料化作煙塵進入到大氣層中,另有70噸核燃料和900噸石墨被拋撒在反應堆周圍,引發了30餘場火災。核反應堆中的800噸石墨引發的大火一直燃燒了10天。這就是人類核能利用史上最大的事故———切爾諾貝利事故,它給蘇聯帶來了災難性的嚴重後果。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切爾諾貝利事故?從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至今已經過去了整整25年,關於事故發生的原因曾有過種種推測,甚至還出現過“地震說”(認為事故發生前一瞬間當地曾有過小地震,是它破壞了反應堆的正常運轉)、“破壞說”(認為有敵人蓄意破壞,往核反應堆裡放置了爆炸物)等,但這些說法都被專家一一否定了。長期以來,爭論基本上圍繞著“工作人員失誤說”和“核反應堆結構設計有誤說”進行。兩種說法頗有“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味道。但它們都分別道出了切爾諾貝利事故的部分的直接原因。 然而,如果把眼光從1986年4月26日這一天的切爾諾貝利擴展到更加廣闊的蘇聯時空,我們就會發現,導致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根本的、深層次的原因應該是僵化的蘇聯官僚體制。 事故發生當天清晨5點,戈爾巴喬夫接到了關於切爾諾貝利事故的電話報警。電話裡只說核反應堆出事故了,連發生爆炸的事都沒有提及。戈爾巴喬夫咨詢當時最權威的科技官員———蘇聯科學院院長兼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長亞歷山德羅夫。後者讓戈爾巴喬夫放心。亞歷山德羅夫甚至向政治局說:“並沒有發生什麼可怕的事,這種情況對工業性反應堆簡直司空見慣,你最好喝上兩盅伏特加,就點小菜,好好睡上一覺,到時候什麼後果也不會有的。”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