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面對災難 台灣只有遺憾嗎

http://www.CRNTT.com   2010-10-24 09:01:56  


台風鯰魚給台灣帶來重災
  中評社台北10月24日訊/“災防攸關人民性命、社會穩定、環境保全與‘國家’競爭力!人民要的不是災後的討論與解釋,我們不敢奢求災防機制與法令馬上零缺點,畢竟不管美制或日規,在不同的環境與條件下都難以全盤移植,必須經融入與執行修正,才能建立符合台灣需求的本土模式,雖不能一次定位,至少該朝正確方向前進。面對災難,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檢討現況,並落實改進,是‘行政、立法兩院’重要的任務、亦是各界共同監督與關切的課題。”《中國時報》今天登出台灣大學土木系教授李鴻源、前消防署長趙鋼的文章“面對災難 只有遺憾?”文章內容如下:
  
  行徑詭譎的秋颱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再次帶來膽顫心酸的畫面。只是這回鏡頭轉到北台灣,水淹難行、土石掩埋,蘇花高支離破碎,一具具出土的大體、未現蹤的失聯人口…。雖怵目驚心,但少有人感到意外,畢竟,極端氣候下您我都可能是下場災患的主角。每回天災都說是教訓、罹難者是教化大家的菩薩,問題是台灣到底學到什麼?除“看災”、災損報表的數字與復建計劃,政府又做了什麼?而當應變失靈,“中央”與地方責任攤派的論戰成輪番上演的肥皂劇時,人民還能期待什麼?事實上,建立安全環境、讓人民遠離災患,沒那麼複雜與艱難,關鍵在於決心與執行力!

  九二一之後,大家瞭解到防救災須提高層級,伴隨近年不斷的災後檢討,輿論普遍浮現需建立類似美國FEMA的防救災總署的聲音。然而觀諸“立院”第五會期末執政當局力推通過的《災防法》內涵,以及政府組織再造中的災防署,實有違各界期待,亦難滿足可預見的防救災需求!

  或為顯示當局的重視,“行政院”災防辦早在今年二月間即掛牌作業,也從相關部會調派人員專職進行防救災幕僚業務,但一個政院祕書處下設單位要如何協調動員部會,編列預算、指使公務員“依法”辦理災防業務?若災防辦、加上雖保留但流於會議形態的災防會就可扮演好指揮中樞的角色,“中央”與地方防災單位的能量與橫直向聯繫也順場,為何此番依舊“中央”信息彙整遲緩、前線災防應變失靈,以及期前減、離災參謀作業明顯不足?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