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重建“向中國人民還債”的改革觀

http://www.CRNTT.com   2009-04-15 09:03:06  


 
  所幸的是,早年參加中國革命的人中,一部分人幷未放弃基本的道德和理想,只是這些道德和理想在毛時代被一次次的運動打壓下去。毛之後的那幾年,是1949年以來第一次由較有理想的共產黨人在第一綫主持工作,推動改革。所以那時“改革”二字頗得民心,能够産生良好的綜合效益,包括政治的、道德的、經濟的、社會的。這是一筆可貴的遺產。 

  不過,大部分官員文革後主要考慮的,是怎麽補償自己和家人在那十年中所受的折磨。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向老百姓還債,而是要納稅人對他們還債。但是,因爲有胡耀邦、萬裏、習仲勛等在一綫主持工作,有著强烈的向老百姓還債的情結,所以那時候大部分政策的出臺,以民爲本的傾向雖然不能始終占上風,却是重要的正面趨勢。 

  這是個非常關鍵的轉變。從此開始,改革的基本取向不再是向中國人民還債了,而是越來越變成“改革”旗號下的“照顧”——照顧對維護“穩定壓倒一切”、保住自己權利最重要的那些個人和團體,讓他們去拿到最好的那塊肉。所以從那時開始,改革中的分肥趨勢變得愈益突出。我不是說以前中國民衆對改革沒有抱怨,對改革中出現的腐敗和官商勾結,那時候也有抱怨和抗議。但那時候在中央主持一綫工作的人中間,還有一些理想主義者,努力想通過制度方面的改革來讓以民爲本的改革目標能够保持下去,制約把改革弄成分肥的企圖。 

  目前,全球範圍內的經濟危機給中國帶來很多困難。這些天來黨內的一些老理想主義者又在呼籲要深化改革。但在我看來,要害不是改革深化不深化,而是改革的取向。如果改革的主持者,不管是現在的還是未來的,能够有一種向中國人民還債的觀念,哪怕在過去的執政中,在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過程中有錯誤有毛病,那都不是很嚴重的問題,因爲你能够在民間的痛苦呼聲、批評和抗議中找到糾錯的方法。但是,如果你的改革失去了以民爲本的取向的話,哪怕你眼前看到的是再多的不滿、再嚴重的不公平和民間悲劇,恐怕都不會采取果斷的糾錯措施。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我們應該好好正視改革初期的道德和精神資源。奧巴馬上臺以後,他也要找到美國政治傳統中富有理想主義的、在國家困難時有强大的召喚力和整合力的精神資源,奧巴馬于是回到林肯,幾次三番的從林肯那裏尋找啓發。如今,中國在“改革”面臨質疑和鄙視,在越來越多的普通民衆乃至中産階級的眼裏——中産階級嚴格講起來,也是過去的改革的既得利益者——即使在他們的眼裏,“改革”也越來越成爲負面的字眼。要扭轉這個趨勢,就要從過去曾有過的、真正好的東西中吸取道德資源。這個資源就是我强調的“向中國人民還債”的觀念。只有這樣才能在制定具體政策的時候以民爲本,才不會把改革變成一個分肥的過程,而是變成一個持續富民的過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