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金融峰會 關鍵給人們帶來希望

http://www.CRNTT.com   2008-11-16 09:21:10  


  中評社北京11月15日訊/<<新京報>>今天發表張敬偉的文章"金融峰會能帶來什麼願景"。文章認爲,此次華盛頓金融峰會,未必會給全球經濟帶來立竿見影的靈藥,也難以完全化解各方分歧。但是,發達國家不再自說自話,發展中國家勇於擔起相應的重任,大家協商妥協,理性博弈,還是讓世人看到了人類互助的希望。全文如下:
 
  周末,華盛頓,金融峰會上演。舉世期冀,該會既能達成書面共識,又能有所行動,給陷入深寒的全球經濟帶來一些暖意。 

  美國是這輪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次貸危機禍延全球各主要經濟體,對召開這樣的金融峰會并不熱切。歐洲則反之,迫切希望峰會重構甚至顛覆美國主 
導的金融體系,爭奪未來全球金融體系的主導權。也正因如此,美國總統布什在峰會前夕放出悲觀口風,不要冀望這場峰會解決實際問題。當選總統奧巴馬則以尊重現任總統的名義婉拒與會,更使峰會意興闌珊。 

  值得一提的是,借峰會傳遞重建新體系的歐盟也發生了變化。只有法國還在堅持,以矯正美國的錯誤。早先呼籲重建新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甚至要推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英國,則反過來強調要強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如此雜音,使歐盟替代美國主導權的金融野心難以實現。 

  不僅歐盟內部出現裂痕,在資本主義強國體系內也難以達成共識。就在上月北京的亞歐峰會上,法國總統薩科齊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提出以歐元取代美元的提議時,日本就表達出維護美元地位的決心。事實上,二戰後的金融體系,雖說美國主導,其實歐日也是體系主角。如果說美國要對這場金融危機擔負主要責任,歐日也難辭其咎。所以,資本主義體系內的爭執,說到底還是利己的主導權之爭,對破解當前的金融危機而言并無助益。 

  可以觀察到的亮點是,向來獨占全球金融體系發言權的“七國集團”(俄羅斯除外),和常常披掛意識形態外衣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終於意識到了發展中國家的存在。危急時刻,拉來中、印、巴等新興發展中國家,這似乎是增加了發展中國家的表達權,但同時隱含著希望這些國家也能為戰後西方金融體系的錯誤埋單。 

  盡管如此,昨天,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還是欣然與會,表達出和相關國家共克時艱的大國責任。就在峰會前夕,中國剛剛出台刺激內需的十大舉措,投資總額高達4萬億元人民幣,并且提升了3700餘種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可以說,和世界主要國家互為重要貿易夥伴的中國,在以實際行動強力驅動投資、貿易和內需的“三駕馬車”,在美國經濟喑啞熄火的時候,發揮著全球經濟引擎的作用。 

  在東道主心掛兩腸,歐、日、俄爭吵不休的情況下,中國會成為金融峰會中的主角之一。一者,中日兩國擁有美國政府大量國債,并不希望顛覆戰後金融體制,這也符合英、加、澳等國利益。故而,正如奧巴馬和胡錦濤主席通電話時所述,美國希望在金融峰會上和中國合作。二者,美國主導的金融體系卻有大刀闊斧予以修正的必要性,中國在此問題上和法國有相當共識。修正既有的全球金融體系,增加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和決策權,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所以,中國參與,具有消弭各方雜音的作用。對中國而言,這或許是體現大國責任的標志性事件之一。 

  所以,金融峰會,未必會給全球經濟帶來立竿見影的靈藥,也難以完全化解各方分歧。但是,發達國家不再自說自話,發展中國家勇於擔起相應的重任,大家協商妥協,理性博弈,還是讓世人看到了人類互助的希望。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