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月刊:台青年政治參與新趨勢及影響因素

http://www.CRNTT.com   2024-12-14 00:02:57  


 
  作為對上述事件的政治回應,2020年11月22日,台灣各地以青年為主力的50多個社會團體和政黨派別在台北發起游行。在游行中,民衆舉著寫有“反萊豬”、“反萊牛”、“維護生命健康”、“新聞自由”等口號的標牌,反對民進黨當局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和美國牛肉進口、粗暴駁回中天新聞台換發執照申請等不當施政。包含大量青年在內的逾5萬民衆參加了示威游行,〔15〕向台灣當局和社會各界展示自身的強大力量。

  三、近年來台灣地區青年政治參與發展變化的影響因素

  就不同國家和地區青年政治參與發展變化主要因素而言,通常包括宏觀因素(社會政治參與及民主政治的成熟程度)、中觀層面(配套法律法規及青年政治團體的成熟程度)及微觀層面(青年個體政治參與的意願與能力)。也有觀點認為,經濟發展、社會地位、政治心理、政治機制與社會機會等是影響政治參與的基本因素。考慮到台灣政治經濟的現實狀況,本研究認為台灣青年政治參與發展演變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執政當局、社會政治組織、政治生態、大衆傳媒及青年個體等五類因素。

  (一)掌握公共權力要素的民進黨當局成為主要推手

  2016年以來,民進黨當局所制定和實施的各類政治決策直接影響到包括台灣青年在內的島內各界民衆,甚至也會對兩岸關係及亞太地區局勢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在“民主轉型”與“政黨輪替”等政治生態不斷演變的環境下,台灣當局的一些政策及其實施往往傾向“勝選”需要而日益向特定的族群和政治派別傾斜,呈現所謂“短期效應”、“選舉效應”。在此過程中,台灣青年的部分合理權益往往被忽視乃至被損害,引發其民意反彈。

  如民進黨原本持反對進口美國“萊豬”、“萊牛”立場,但其2020年5月獲得連任後,為推行其“倚美謀獨”,竟於2020年8月底“光速變臉”,強推和放任美國“萊豬”及“萊牛”進口。這種“雙重標準”及其“權力傲慢”、“謊話連篇”,成為民進黨當局第二任期中,台灣青年對其施政失去信心的重要轉折點。〔16〕接下來,有關“反對美國瘦肉精豬肉進口”、“公投綁大選”、“重啓核四發電”、“遷移位於桃園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以保護藻礁”等“四大公投”,民進黨當局在用盡執政地位和行政資源優勢、使出全力動員之下,最終過關不易,更加暴露出台灣青年和中間選民所積存的濃重的反對情緒。

  與此同時,民進黨當局長期側重“拼選舉”“拼政治”,導致諸多民生議題被忽視以至於難以有效解決,包括青年在內的各界民衆存在大量的經濟、社會、文化與政治等方面的訴求也需要民進黨當局及時、穩妥地應對和處理。與之相對,掌握龐大行政資源的民進黨當局的相關決策也影響到台灣青年對目前的政治體系、價值觀念、文化認同等方面的政治態度及相應的政治參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