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台灣選舉的若干規律探討

http://www.CRNTT.com   2023-11-04 00:02:19  


  中評社香港11月4日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勝雲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9月號發表專文《台灣領導人選舉的若干規律探討》,作者認為: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意識形態色彩濃厚,與兩岸關係密切相關,選舉結果深受複雜因素影響。從勝選角度觀察,台灣“大選”大致有四條規律:一是候選人“維持現狀”的意願、能力與民眾支持度正相關,候選人需在維護“台灣主體地位”和避免“兵凶戰危”之間找到平衡點;二是確保本陣營基本盤是候選人留有勝算的必要前提;三是證券市場表現是執政黨選情的晴雨錶;四是美國不反對是勝選的重要條件。衹要台灣選舉政治的內外環境未發生結構性的變化,這些規律就具有相當的穩定性。文章內容如下:
 
  台灣地區有11項公職人員選舉,其中“總統”選舉(“大選”)最受矚目,也最為重要。受島內政治生態、選舉制度等內外因素影響,台灣“大選”產生了一些規律性現象,比如:民進黨和國民黨輪流上台,每八年輪替一次,連任者為同一人,等等。但是,導致選舉結果的因素要比形成的現象複雜得多,包括但不限於:候選人的實力、政策主張、競選策略,所在政黨的實力、政績,對手的實力、政策主張和競選策略,對手所在政黨的實力、政績,島內各政治勢力的整合分化,兩岸關係和台海形勢,外部環境尤其是外部勢力干預,突發事件等,且各因素在不同“大選”中所占權重不盡相同。比如,“九二共識”在2012年“大選”中扮演了決定勝敗的關鍵角色,但在2016年“大選”中的正向加分作用明顯減弱。相對於其他類型的選舉,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意識形態色彩濃厚,與兩岸關係密切相關,受外部干預影響更大。從勝選角度觀察,台灣“大選”可總結出四條規律:一是候選人“維持現狀”的意願、能力與民眾支持度正相關,候選人需在維護“台灣主體地位”和避免“兵凶戰危”之間找到平衡點;二是確保本陣營基本盤是候選人留有勝算的必要前提;三是證券市場表現是執政黨選情的晴雨錶;四是美國不反對是勝選的重要條件。

  一、候選人展現的“維持現狀”意願、能力與民眾支持度正相關

  自1996年台灣地區實行“總統”直選以來,受李登輝和民進黨等偏“獨”政黨的刻意設置和渲染影響,統“獨”議題較長一段時間是藍綠陣營選戰的必爭之地。近些年,在島內“去中國化”運動和選舉政治的共同塑造下,統“獨”之爭熱潮漸退,“維持現狀”成為台灣社會的共識並不斷強化,反過來對選舉政治形成強大規制,並演化為“政治正確”的重要標準,這在2008年以後的重大選舉中表現得日益充分。台灣政大選舉研究中心、《聯合報》和《遠見》等機構跟蹤調查顯示,2010年以來,台灣民眾支持“維持現狀以後再決定”和“永遠維持現狀”的比例穩定在50%以上,傾向“獨立”的民意總體上有所增加,但一般在12%-25%之間,且多為“維持現狀後再‘獨立’”。在兩岸關係比較緊張時,傾“獨”民意會向“維持現狀”回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