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評論》第292期精彩觀點搶先看

http://www.CRNTT.com   2022-04-01 00:06:10  


《中國評論》第292期目錄(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北京4月1日電(記者 海涵)由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第292期《中國評論》月刊2022年4月號已出刊。本期《中國評論》刊發了關於兩岸關係、俄烏衝突、中美關係等議題的獨到分析。

  本期“智囊闊論”欄目刊發了《習近平新時代對台方略論析 》一文。該文作者李秘(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副院長)表示,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總結中共對台工作的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把握兩岸關係的內在規律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形成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和黨中央對台工作決策部署。本文通過對習近平對台論述的學習,認為新時代對台方略可以進一步分為國家維度的方略、民族維度的方略、人民維度的方略以及同胞維度的方略等。

  本期“智庫聚焦”欄目就俄烏衝突事件刊發了四篇文章。在《俄烏危機的若干啟示及中國的應對》一文中,作者吳白乙(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認為,俄烏軍事衝突已爆發兩周有餘。與此同時,雙方已結束多輪外交談判,但進展甚微。國際社會對此作出的反應遠超對冷戰結束以來歷次國際和地區性危機的關注,畢竟它發生在世界經濟與政治的傳統核心地帶,不可避免地具有多方連帶效應。無論其結局如何,也無論相關輿論如何紛亂雜陳,可以肯定的是這一事件對歐洲乃至世界的安全和發展走向都將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該文力求跳出對具體事態的評議,著重釐清危機生成背後的基本邏輯並初步歸納其主要啟示,這些才是對我們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堅持和發展獨立自主的大國外交,維護中華民族根本性、關鍵性利益具有實際意義的。

  在《俄烏戰爭的國際法衝突與地緣政治啟示》一文中,作者田飛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研院/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表示,俄烏戰爭是北約與俄羅斯安全保障和地緣政治互動失敗的極端化後果,也是後冷戰條件下大西洋自由帝國主義與俄羅斯民族主義對抗衝突的巔峰事件。俄羅斯的主要行動理由是“安全”,這一安全概念超出了傳統的主權範疇,指向一種“勢力範圍”的安全觀。而北約持續東擴及烏克蘭加入北約的進程破壞了俄羅斯自我定義的安全條件和安全空間,其特別軍事行動指向以有限戰爭手段獲得安全再保障的法律架構。北約原則上否認俄羅斯的安全關切,背棄曾經的政治承諾,以“主權”理由否定俄羅斯的軍事行動正當性,但其關切的實質不是烏克蘭主權,而是北約體系的擴張意志和霸權利益。聯合國框架下的全球安全治理秩序遭遇瓶頸和挑戰,遭遇俄羅斯“一票否決權”的制度性局限,也遭遇美國單方行動的體制外衝擊,顯示出安全治理上的無能為力。戰爭的前景取決於北約和俄羅斯的安全再保障談判及其制度化進程,而烏克蘭的主權自由及其親西方的政治取向必然遭受結構性的限制和約束,最終成為北約和俄羅斯安全保障法律新架構的一個敏感而關鍵的環節。戰爭向和平的轉變是可以預期的,因為任何一方均無持久戰的意志和能力,但具體的和平條件與和平協議安排或會催生“和平國際法”的規範性檢討與擴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