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 |
中評大咖講書:洪雯談兩個香港鴻溝 | |
http://www.CRNTT.com 2021-09-16 00:05:53 |
香港撕裂的第二個根源,是自由放任體制下資本霸權的形成。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英國人占領香港的時候,就把它定位成一個自由港,資本、信息、貨物自由進出,所以這裡天然存在崇尚自由市場、親資本的價值觀。經濟學家、芝加哥學派代表Friedman將香港譽為“全球最成功的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最後堡壘”,香港也把自由經濟奉為金科玉律,把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排名視為無上榮譽,一直用“積極不干預”的模式,對市場兼並、收購無約束,還進一步為資本拆牆鬆綁,比如取消遺產稅、大量減免稅務。可是,Friedman在2007年去世,2008年就爆發了全球經濟危機,他所崇尚的所謂自由經濟事實上讓很多人失去了自由。從香港來看,從早期的英資壟斷變成現在的華資壟斷,贏者通吃,新企業、新產業難以在香港立足,產業越來越單一,進一步又推高樓價、推動兩極分化。而且過去這麼多年,每當發生困難,香港就通過簡單的將增值不夠高的產業向外轉移來解決成本上升、市場狹小的弊端,以至於經濟越來越空心化。 香港撕裂的第三個根源是移民問題。客觀來看,移民問題對美國帶來衝擊,其實對香港也帶來衝擊。比如“一號香港”中的本地精英面對來自內地精英的競爭,而內地作為香港全球化最大相關方,無論是語言能力、文化融入、社交技能、制度認知、人脈關係都是以內地為導向。在這種條件下,內地精英擁有天然優勢,還有人口規模優勢,一小撮精英來到香港就足以“占領中環”。“新香港人”或港漂在香港崛起,給“一號香港”中的本地精英帶來莫大衝擊。我有很多香港朋友,哪怕他身在“一號香港”,也擔心他的子女未來會被擠出來。內地的精英越來越多到香港,令他們產生一種無力感,在文化價值觀方面,他們也擔心被內地精英衝淡和攤薄。 而第二個香港中的中產和基層,則面對單程證移民的競爭。2002-2016年間,香港總人口增加65萬人,而移入的單程證移民達70萬人,佔整體人口增長的107%。單程證人口以女性為主,大多來自廣東、福建沿海農村地區,中學學歷為主,勞動參與率、教育程度、就業收入均較全港平均水平低。2016年,新移民家庭每月住戶收入中位數比全港水平低30%,對社會福利的依賴程度高於社會平均水平,香港現時有25.5萬個貧窮的新移民住戶。不得不說,單程証成為香港人口增長的核心來源,為土地、房屋、醫療等等社會資源帶來極大壓力,並對香港人口結構的優化、未來的長遠發展相當不利。 回到一開始我們提出的三個問題中的最後一個,香港人一方面抱怨居住條件惡劣,但同時又反對填海、反對開發郊野公園、反對開發農地,什麼都反,是不是“反智”?我們來看看2021年最新的輪候公屋的收入限制:二人家庭不得高於19,550元,三人家庭不得高於24,410元,低得不合理。誰最有資格輪候公屋?當然是收入低於全港平均水平的新移民家庭。年青人無資格輪候公屋,而私人住宅又讓他們無力企及,兩頭都摸不到,自然什麼都反。 推動中長期結構轉型,啟動兩個香港的彌合 現在來到今天的最後一方面內容,啟動兩個香港的彌合。如果從兩個香港的框架出發,就必須判別未來的政策建議是讓哪個香港從中受益,以及如何讓兩個香港均衡受益。只有兩個香港均衡發展,香港才有彌合的可能。所以,香港未來的發展目標是“一號香港”的鞏固和提升,“二號香港”的實體化和多元化。並不是說“一號香港”享受的好處,就要去遏制它的發展,破壞了“一號香港”,香港就什麼都不剩了。但香港需要花更大的力氣來改革和發展“二號香港”,並借“一號香港”的力量,找到能讓本地經濟和本地人充分受益的發展模式。我共提出了九個方面的建議。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