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深度專訪:雷鼎鳴析香港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20-09-08 00:04:20  


 
  中評社:其實香港政府也提了很久要發展創科業,您認為香港的創科業怎樣才能獲得真正的發展?

  雷鼎鳴:香港的大學在基礎科學研究和高端應用科學研究方面是很不錯的,問題是香港沒有配套設施,沒有上下游的生產能力,學校裡弄出來的研究成果沒有辦法產業化,不產業化它就不成為生產力。所以發展創科產業,光靠香港是搞不出來的,香港也不需要單打獨鬥,香港要扮演的角色還是在研究方面,這方面要多花力氣。

  現在中美摩擦增加,美國污蔑、迫害當地的中國學者和學生,這些科研人才有部分已經離開美國回到內地,還有一部分出於生活習慣、家庭原因或是別的考慮仍留在美國。過去二三十年,我一直參與科大的人才招聘工作,根據我的經驗,有相當一部分學者對來香港是挺有興趣的,但是香港要解決他們兩個問題,一是工作機會,二是子女的教育及配偶的工作。假如香港政府能夠投入資金,加緊吸納這一批人才,對香港科研發展極為有利。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時機,錯過了可能就沒機會了,可惜特區政府好像不懂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中評社:在現時的社會環境下,港府可能更傾向於把資金用到紓困上。

  雷鼎鳴:這是很短視的。吸收人才是種投資,而且是高回報的投資,現在港府是在解決一些短線的問題,但如果把錢用在投資人才上,就能夠提高GDP,也能增加政府的稅收。

  中評社:中國最近在加快構建內需體系,提倡“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在這種模式下,香港有怎樣的發展機遇?

  雷鼎鳴:本來一個經濟體系是越開放越好,過去幾十年中國的經濟進步相當程度上是靠開放。國際貿易把中國的企業放在了一個高度競爭的環境中,假如企業不想辦法進步,它就會倒閉,形成了“優勝劣汰”的競爭局面。現在中國已經過了這個階段了,已經建立起完整的生產產業鏈和優質的企業,所以中國是可以開始提倡“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當然這不等於不開放,只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國際環境變化的情況下強調釋放內需,如果未來出現極端情況,我們也能依託自身的生產和消費繼續發展。在“內循環”的基礎上,中國盡可能尋求更高水準的對外開放。

  中國的儲蓄率是很高的,超過GDP的40%,因此中國不缺乏資金,每年的新增資本比美國多了幾倍。香港在過去承接了很多來自內地的資金。不少內地企業以直接投資的方法把錢弄到香港它們所開設的公司後,再以香港公司的名義把資金投回內地,這方面資金的流通量是很大的。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格局下,我相信這種資金的流通量可能會更大。所以香港要多注意這種情況並且更好地利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