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習近平對台方略內涵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8-03-31 00:11:51  


 
  4、國際影響力達到新的高度:這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降底國際因素制約的重要因素。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綜合實力的不斷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也不斷提升。正如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所說,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已經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格局,為中國的發展營造了良好外部條件;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重大貢獻;中國的發展道路和經驗,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顯然,中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也是中國在國際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降低國際因素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制約和干擾的重要因素。

  5、兩岸關係複雜嚴峻的新形勢:對台方略有針對性的因應。

  2016年台灣再次政黨輪替之後,兩岸關係轉趨複雜嚴峻:由於民進黨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在沒有共同政治基礎的情況下,兩岸官方半官方制度化的溝通協商機制停擺,衍生許多政治、經濟、社會問題;在野的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上也存在路線之爭,甚至在九二共識的表述上也出現雜音;加上兩岸實力差距持續擴大,大陸網民“武統”呼聲高張;但和平發展仍是兩岸的民意主流,更是繼續推動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所需,因此大陸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大政方針沒有任變化,並明確反映在習近平十九大報告的對台方略之中。

  三、對台方略的深遠影響

  習近平十九大對台方略,是大陸未來制定具體對台政策的依據和方向,對兩岸關係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有些影響,在十九大之後就開始顯現。

  1、黨內政策方向定調,具引領作用,大陸“武統”思潮降溫,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前景更有信心。

  習近平除了在十九大報告中對過去五年的對台工作與兩岸關係作了總結,也對新時代的對台方向定調,明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大政方針不變,需要黨內深刻理解與遵循。從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的數據分析來看,十九大報告對“和平統一”大政方針的重申與強調,有力地減少了外界有關“和統”、“武統”的爭論,統一了大陸涉台輿論圈的思想,大陸持續高漲的“武統”思潮在十九大之後呈現下降之勢,“和統”的主流民意進一步強化。也就是說,十九大之後,大陸“和統”與“武統”在大陸的網絡輿論聲量比例出現了積極向好的態勢,網絡民粹風潮得以較好的管控;儘管大陸網絡輿論仍有部分“武統”聲音,但直接訴諸立刻“武統”、或是把“武統”時間點放在2020年、2021年左右的呼聲明顯降低。支持“武統”的主要邏輯變為以強大軍力作為後盾對“台獨”勢力零容忍,即一旦民進黨和“台獨”分裂勢力製造任何事變,大陸有信心、有能力遏制“台獨”重大事變。認為兩岸的統一要靠實力,武力只是實力的組成部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