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袁彌昌語中評:社會對立 香港政壇趨中間化

http://www.CRNTT.com   2016-08-17 00:10:49  


袁彌昌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相比推動一股中間路線的政治勢力,推廣中間路線的理念更為重要。(中評社 莊恭誠攝)
  中評社香港8月17日電(記者 莊恭誠)政治學者袁彌昌日前接受中評社專訪。他認為,主張“港獨”的本土派等傾向極端的政治勢力出現,反而將香港政壇傳統以建制派和泛民為二分的結構延伸開來,為很多政黨從對立走向中間化創造契機,而在社會對立的氣氛之下,中間化的傾向和理念亦易於讓公眾接受。袁彌昌期望,中間路線的理念長遠可被各方吸納,在此基礎上再展開溝通、對話及合作,進而緩和緊張、對立的社會氣氛。

  袁彌昌現時亦是政治團體民主思路的總幹事,該政團成立於去年六月,被認為是最早在香港主張中間路線的政團,其主張的內涵包括通過對話建立各方互信、在與中央溝通的基礎上推動民主、維持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等。

  社會矛盾不能單靠政治解決

  袁彌昌向中評社記者表示,中間路線的概念出現在佔中之後,當時香港社會非常對立、撕裂,所以民主思路想要走一條純政治層面的中間路線,直接來說就是站在建制派和泛民之間。

  “嚴格來說,這條道路在香港只能叫做中間路線,而非外國的‘第三條道路’(Third Way)。”袁彌昌說。

  第三條道路主張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尋求一條中間道路,令兩種社會制度形成互補,最近一次最著名的實踐是於1997年在英國上台執政的工黨布萊爾政府。

  袁彌昌認為,現時香港社會的很多問題,並非單單循政治層面就能解決,許多深層次矛盾,根本原因在於經濟層面或其他範疇,因此未來社會應走一條較為全面的中間路線,而不能僅停留在政治層面,還要包括經濟、社會等各方面,亦即國外所講的“第三條道路”。

  建制泛民未能把握轉變機遇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即將於九月投票產生,這也是前年佔中之後的首場立法會選舉。

  袁彌昌對中評社指出,傳統建制派和泛民的各個政黨,其實未能把握佔中之後政治形勢轉變的契機,去發展各自的理念及論述,以至當新興政治力量出現的時候,傳統的建制派與泛民顯得頗為被動。

  “其實一早這兩大傳統政治陣營就應該發展自己新的出路,因為在近年政治氛圍轉變及新興政治力量冒起之前,建制派和泛民基本上已經在吃老本,靠既得利益生存,具體表現在面對一些重大事件的時候,雙方都是很簡單去表態,而沒有很實際的行動去推動事態的實質發展。在此情況下,建制、泛民似乎也沒有預見到佔中的到來,所以也沒有在其中贏得很明顯的支持和好感,之後也沒有在時代改變的情況下,去好好進一步發展自己的政治論述,這是傳統政治陣營的大問題。”

  袁彌昌指,過往建制派和泛民的主張,一定程度上都與中央的態度有密切聯繫,但是現時政治氛圍變得不同以往,建制派和泛民在未能發展出新理念和新論述的情況下,似乎已失去了方向。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