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攻擊人民幣雖未得逞風險警示促人深思

http://www.CRNTT.com   2016-01-14 08:46:32  


這次風波的教訓是,確保國內市場健康發展極端重要,在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市場開放過程中,如果沒有健康的國內市場,內外風險將會互相放大。而人民幣國際化也不可削足適履,切不可為了面子上的好看而去推動國際化。
  中評社北京1月14日電/本周一,香港人民幣同業拆借利率突然出現巨幅異動,利率出現倒掛,短期高於長期,隔夜利率從上周五的4%急升至13.4%,周二更飈升至不可思議的66.8%。與此同時,人民幣離岸匯率兩天分別上漲了800和200個基點,收複了上周全部失地。

  證券時報發表記者黃小鵬評論文章表示,熟悉情況的人知道,這應該是央行出手了。面對投機者在離岸市場上裸做空人民幣,央行採取了與1998年香港保衛聯繫匯率制相似的手法大幅拉升短期資金成本,以逼空頭就範。由於央行擁有不對稱的工具和實力,裸空者繳械投降毫無懸念。此次交鋒在時間點和空間點上的特殊性,使其具有很強的警示意義。

  文章分析,去年12月底,人民幣對美元開始出現貶值,對此可從兩方面理解:一是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在世界主要貨幣中,人民幣波動率仍排名靠後,引入更大彈性乃題中應有之義;二是將前期人民幣積累的貶值預期予以釋放,可為後續政策騰出更大空間,有利於真正形成雙向波動。但和811匯改一樣,這次貶值引發的市場反應出人意料:一方面,市場波動令人產生人民幣趨勢性貶值的預期,激發了大量的趨勢性、投機性交易;另一方面,離岸市場再次掌握了重大話語權,加劇了在岸市場的波動。

  從基礎國際收支看,人民幣確實不具備趨勢性貶值基礎,當前不佳的經濟環境不太可能改變這個基本面,相反還可能鞏固它: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熊市,有利於維護中國經常項目順差;從過往經驗看,中國經濟放緩大多會產生“衰退性順差”。事實上,人民幣貶值壓力主要來自金融交易,來自居民的“避險”需求,而這類需求最容易成為投機性的跟風交易盤,即匯率越貶,對美元需求越大。

  避險心理又從何而來呢?固然有人們尚未習慣匯率波動加大的原因,但主要還是來自對國內市場穩定性預期的惡化。過去多年來,在政府隱性擔保下,大量資金進入股市、樓市,催生了巨大泡沫,雖然大部分資金仍囤集其中,但一旦出現隱性擔保難以為繼的蛛絲馬跡,就會引發人們情緒劇烈波動甚至恐慌,隨著市場越來越開放,這種情緒就會體現在匯率市場上。境外投機者也正是利用了這種恐慌心理,投機性賣出人民幣以圖獲利。幸運的是,現在市徹是分割的,並且離岸市場規模不大,否則市場波動可能更大些,應付起來也更麻煩些。

  文章指出,這次風波的教訓是,確保國內市場健康發展極端重要,在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市場開放過程中,如果沒有健康的國內市場,內外風險將會互相放大。而人民幣國際化也不可削足適履,切不可為了面子上的好看而去推動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