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王安:互聯網要當中國外宣的急先鋒 | |
http://www.CRNTT.com 2015-03-05 11:18:10 |
從技術層面來看,Google也提供了強大的功能平台。比如全世界甚為普及的文檔編輯協作平台Google Docs,比如方便進行視頻會議的Google Hangout——如果是中國科學家之間的協作,或許還可以考慮用QQ和百度網盤,但在國際交流中,這可能嗎? 一位網友在博客上如此吐槽:我做的一份研究,涉及巨大的醫學數據。我就想,怎麼備份和共享給合作者呢?我想到了Amazon Web Services (AWS) 中的Amazon Simple Storage,1GB數據只要1毛錢/月,也就是100GB才10塊錢/月。可是,AWS被墻了。我和合作者使用很多文檔記錄研究,可是,若每人修改一次後都群發郵件,那麼我們的郵箱存儲容量就會被未修改完成的文檔爆掉。於是有兩個辦法,一是Google Docs,一是Dropbox。這兩個,也被墻了。我和合作者經常要開視頻會議,討論問題,需要有共同的whiteboard。Google有個服務叫Hangouts, 可以做到。可是…… 另一位網友在博客上說,因為植物多樣性遺產圖書館(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的一些文獻存儲在著名分享網站Archive上,而Archive被關在了墻外,於是,這些原本面向全世界開放下載的珍貴文獻,就不那麼容易拿到了。 《中國科學報》日前報道了另一個案例:一個科研小組將數據庫存放在自己的學術網站上,因為沒有及時備案,而在期刊投稿日期的節骨眼上被封,令科研人員措手不及。工信部的網站備案效率甚低,他們又不敢把數據庫存到國外,怕一不留神就被墻了。 “墻”對科研的負面影響不僅僅在工具層面。Twitter和Facebook這兩家社交媒體已成為國外學術界的新寵——在大數據時代,社交媒體已是許多學科的研究者最重要的研究數據來源。語言學者利用用戶在社交媒體上的發言分析語義,心理學者在社交媒體上進行情感挖掘和實驗,政治學者用它們捕捉民意,傳播學者則更是極大地依賴社交媒體,研究各種傳播現象及效果。中國研究者自然很少有機會和能力研究Twitter和Facebook,大家頂多研究研究微博的數據——若缺少了對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個社交媒體的研究,必然喪失了與世界主流學術界對話的基礎,在很大程度上淪為自娛自樂。 在堅持維護國家網絡安全的有效措施下,中國需要更開放的思維和心態。 原標題:王安:互聯網要當中國外宣的急先鋒 2015-03-05 07:10:36 來源:和訊網 作者:王安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