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央視《互聯網時代》紀錄片的“互聯盲點”

http://www.CRNTT.com   2014-10-01 09:28:10  


由中央電視台歷時近三年創作的十集大型紀錄片《互聯網時代》,於今年8月25日在央視財經頻道首播。
  中評社北京10月1日訊/周雷文章“央視《互聯網時代》紀錄片的‘互聯盲點’”分析指出,中國中央電視台日前播出的《互聯網時代》紀錄片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但就互聯網學理和研究角度,僅以開篇《時代》為例,即存在不少“互聯盲點”。從現實來看,互聯網的無疆界、平權化社會、信息自由流動、反抗單一性強權個體、思維控制、終結知識、繼承文化原式等要素,其實都沒能(充分)實現。大眾、政府、互聯網業界對其技術、器物、實體等層面的重視,其實某種程度上都是對真正互聯網思維的南轅北轍。

  中國中央電視台《互聯網時代》紀錄片採訪了眾多互聯網重量級領軍人物,並對互聯網的發展進行了梳理,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它因此也在互聯網業界形成了一些討論。但是就互聯網學理和研究角度,僅以開篇《時代》為例,存在不少“互聯盲點”。某種程度上,這種“盲點”在互聯網業界和中國社會相對普遍。
 
  《互聯網時代》的開篇從英國的蒸汽機和工業革命講起,把互聯網的產生當作一種技術化、實體化、樣態上的革命,並將其比作另一種“蒸汽機”式的革新。在解釋互聯網的意義時,該片主創者又多次列舉火藥、馬鐙、指南針、槍支等器物性成果,以此證明互聯網出現所帶來的另一場技術革命和財富創造機會。在最為央視主創得意的國際訪談單元,多名在互聯網“締造時期”的學者、思想者、管理者出場,講述了互聯網出現和締造過程中的革命性、偶然性和趣事,似乎在說明現有的互聯網的偉大和創世性。
 
   這些敘述和闡釋具有相當的遮蔽性(章節式結構的紀錄片,當然還會從其他角度闡述互聯網,但就開篇的敘事語言,就可以看出其內在的知識缺陷),它隱藏了互聯網作為一種現象、產業、信息交互行為、社會構建力量等方面的多重“原罪”。同時,這種技術化、器物化的思路,並不能揭示互聯網給人類帶來的實質貢獻和潛在隱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