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英拉被拘 泰式民主死結無解?

http://www.CRNTT.com   2014-05-26 10:40:32  


和參與政變士兵合影的外國游客
  中評社北京5月26日訊/泰國此輪政治動蕩隨著軍方宣布政變並扣留包括前總理英拉在內的155名政界人士,又到了一個節點。而回溯歷史,這樣的政變對泰國這個早早就推行“一人一票”選舉制的國家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 

泰式民主中的怪象:軍方政變頻繁,反對派上街抵制“民主”

  怪象一:面對政治動蕩,泰國軍方的政變已成“傳統”,民眾也對此習以為常

  對泰國來說,其深陷“政變-選舉-再政變”的泥潭已經很久了。此次軍事政變是1932年泰國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以來,泰國軍方進行的20多次政變之一。而即便從上世紀80年代泰國結束軍人政治恢復民主政治後算起,這個國家也先後發生了3次軍事政變。

  也許是因為來的太頻繁,無論是泰國民眾還是泰國經濟都對“軍事政變”產生了抗性。根據BBC的報道,此次政變後,在泰國並沒有一般軍事政變那種劍拔弩張的氣氛:泰國股市收盤價只跌了1%,交通也像正常工作日一樣擁堵。當地民眾和遊客還在與面帶微笑的士兵合影。而且泰國的旅遊業更是因為對政局動蕩一直具有很強的免疫力,令該國擁有了“不粘鍋”( Teflon Thailand)的綽號。

  而倫敦的宏觀經濟研究公司更是認為,市場可能會歡迎泰國政變,因為這樣就能減少泰國政局的不確定性。該公司專家馬克認為,政變對泰國經濟和金融市場來說應該是積極的。

  怪象二:反對派民眾上街抗議不是期望選舉,而是希望“民主更少一點”

  在當今世界,人們似乎已經習慣了為了獲得民主而發生的動亂,比如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緬甸的藏紅花革命(Saffron Revolution) 以及烏克蘭的橙色革命(Orange Revolution)。

  但在泰國,此次民眾走上街頭並不是為了獲得選舉權和更多的民主,相反,這些抗議者在曼谷地標民主紀念碑(Democracy Monument)下方的台子上,高聲呼籲用“人民委員會”代替民選的泰國議會(人民委員會的成員將從各個行業挑選而來,不由選民選出),並由這個委員會它監督政治改革的進程。簡單說,由於這些人支持的政治集團在2001年以來的大選中從未獲勝,所以他們希望結束“一人一票”的選舉,要求的是“更少的民主”,結束目前這種“多數人的獨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