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薛理泰:解放軍是否不敵英國軍隊?

http://www.CRNTT.com   2014-01-27 10:07:08  


 
  1840年6月,英國大臣懿律僅率領由四十餘艘艦船組成的機動艦隊以及四千餘官兵,從印度出發到達中國海面。當年及次年,英軍依仗船堅炮利以及艦隊高度的機動能力,即縱橫中國沿海地區,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勝中國。

  此等中外軍力相去懸殊的時代背景早已一去不複返了。中國綜合國力躍居世界第二,近年高科技也已突飛猛進,尖端武器呈現井噴現象,早已不是當年吳下阿蒙可比了。然而,就中、英兩國軍隊的綜合戰力,作一番對比,畢竟還要進行具體分析。

  筆者認為,若論在一場全面戰爭亦即總體戰中體現的國家綜合戰力,自然英軍不是解放軍的對手。至於中、英兩國在一場高科技局部戰爭中的綜合戰力孰高孰低,則需要進行具體分析:假如這場局部戰爭發生在中國周邊海空域,遑論發生在中國大陸的土地上及其空域,顯然英軍不敵解放軍;倘若在非洲、近東、中東甚至在印度洋或南亞次大陸爆發這場局部戰爭,則查默斯教授的判斷是有依據的,即英國具有戰勝中國的軍事能力。

戰地環境是解放軍薄弱環節

  如所周知,在距離國土遙遠的地區進行一場高科技局部戰爭,尤其是在海空域進行的決戰,往往決定戰役勝負的交戰時刻僅數小時而已。這一決戰的特點是高強度、大密度和短時間,所牽涉的不僅是武器系統的交戰,而且是雙方軍事體系之間的較量。

  某一方要贏得這一場高科技局部戰爭,首先要掌握制空權、制海權和制交通權,否則,甭說贏得這場戰爭,連進行這場戰爭的能力尚且不具備。此外,在距離國土遙遠的地區進行這場戰爭,除了情報、指揮、控制、通訊、網絡、計算機等項能力,還涉及至少三個要素,即中國軍方強調的“戰場建設”、戰地環境和實戰經驗。

  所謂“戰場建設”,包括對當地地形、海空域所涉及的各種因素的了解。中國軍方將領在從事國內“戰場建設”時,“看地形”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即使是高級將領也要花費相當時間去實地勘察、體驗。而對於距離中國國土遙遠的地區的地形、海空域所涉及的各種因素的了解,相對於老牌英帝國的軍隊將領,自然是中國將領知識面的一塊短板。此其一。

  關於戰地環境,更是中國軍方的一項薄弱環節。在距離中國國土遙遠的地區的戰地環境,概言之,有三個重要節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