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香港電視業四十年盛極而衰

http://www.CRNTT.com   2013-10-29 15:30:33  


 
港式影視劇黃昏

  2011年的TVB,因為一部《天與地》,少了那麼一點沉悶。

  李志一家不太喜歡這類型的電視劇。不過有朋友極力推薦,李志在重播的時候靜下心來看了一些。

  周旭明與戚其義創作的《天與地》在網上口碑極佳,被認為突破了多年來港劇的千篇一律,“足以秒殺今年TVB所有劇集”。但正是這部劇,收視率卻節節敗退。TVB高層曾將這部劇“壓箱底”兩年,正是擔心收視率問題。

  《天與地》這個嘗試說明,獨大的TVB並非全然沒有危機感。首要的危機來自廣告。“全盛時期全港七八成人看TVB,現在兩成人看,所以它的廣告額會下降。再往遠點看,當老一輩的廣告人退了之後,新一輩對新媒體接觸更多,看你才兩成人看,幹脆不買你的廣告。”馮應謙表示。

  本地之外的競爭則是更明顯的危機。比起上世紀七八十年代,TVB的製作並非沒有提高,但馮應謙認為觀眾的電視標準也在提高。“你看內地電視劇提高了那麼多,《甄嬛傳》那麼大製作,香港怎麼比?”更不要說海外市場更大的台劇和韓劇。

  周旭明曾在媒體上批評TVB劇集水平停滯20年,亟待變革。“這麼多年以來,TVB一直是香港電視文化的代表,TVB不是沒有嘗試改變,而是一直沒有方向。”

  《天與地》的收視率慘敗就是例子。葉蔭聰卻不認同,“《天與地》相對TVB主流劇,收視率是較低,但你放在全世界去看,其實收視率不低,日本的電視收視率就從來不會超過40%,現在TVB的高收視率是不正常的。所以關鍵不是TVB這家電視台要不要改善,是香港整個電視市場應該要多元化。”葉蔭聰認為,TVB不會根本性地改變觀眾消費電視節目的能力。但香港社會卻需要有多元的電視業,不同的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節目。

  事實上,早在港英時代,香港社會就已經在討論引入競爭的問題。馮應謙認為加大競爭其實有利於整個市場,“現在市場多大主要視乎廣告分量,就像香港的免費報紙,出之前有人擔心說報紙太多,後來免費報紙的發行量竟然可以到80萬份、90萬份,其實是廣告總量變多了。目前95%的廣告在無線,5%廣告在亞視,一旦引入競爭,這塊餅也會做大。”

  相比旁觀者,業內人更多憂慮和痛心。“近十年來對比國內影劇市場及業界水平的發展,我們當然贊嘆,亦有憂慮,但所憂並非怕港人在行業內有被淘汰之慮,更多只是怕市場競爭下,港式風格的影劇製作再難有機會發展。”周旭明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