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治理造城之風到了必須下猛藥的時候了

http://www.CRNTT.com   2013-08-29 08:32:43  


“造城”運動會帶給城市怎樣的未來?
  中評社北京8月29日訊/最近,國家發改委的一個課題組對12個省區的調查顯示,平均每個地級市要建約1.5個新城新區,144個地級城市竟然要建200餘個新城新區。這些數字,加上各地頻現的“國際化大都市”規劃,不時曝光的“空城”“鬼城”問題,讓人們憂慮,“造城”運動會帶給城市怎樣的未來?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不可否認,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舊城改造、建設新區是各地普遍面臨的重要發展課題。中國城市新區曾是改革開放的重要亮點之一,前有深圳、浦東新區、濱海新區,中有鄭東新區,近有西鹹新區,都為打造中國經濟新增長點、提高城市綜合承載力貢獻了巨大力量。但後來者一定要重視的是,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必須尊重經濟規律,必須因地制宜、注重質量,必須量力而行。新區建不建、建多少、建多大、標準多高、速度多快,這些問題應該到實踐和群眾中找答案,在充分細致的調研論證中明確路徑和目標。

  文章稱,然而,遍地開花的新區、新城,攤大餅式的城市擴容,往往與之背道而馳。“20年站前列,50年不落後,100年不遺憾”,在這樣的口號下,一些地方城市建設的虛火太旺。或不顧自身條件貪大求快,或人為提高建設標準不計成本,或無視群眾利益蠻幹硬幹,吹大了一個又一個“城市泡沫”。比如,在西南一個縣級市開足馬力上房地產項目,僅消化現有住房就需至少15年;而江蘇某鎮明知政府財力不足,徵地速度卻不降,直接給農民打白條,說徵地補償“過兩年再給”。類似這樣的現象,各地並不少見。

  這種與實際脫節、與規律相悖、與民意相違的“造城”之風,表面上紅紅火火、風風光光,實際上卻是精血虧耗的虛火症。一些城市盤子做大了,骨架撐開了,高樓起來了,卻缺乏完善的公共設施,沒有可靠的產業支撐,公共服務也遠遠落在後面。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