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從增長引擎轉移看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3-08-20 09:10:43  


  中評社北京8月20日訊/近年來,中國經濟出現減速現象,經濟學界的悲觀情緒也在彌漫。很多人熱衷於到廣東、長三角等沿海地區去考察,然後就匆忙得出一個結論,認為中國經濟下滑得很厲害,甚至依據這個局部的觀察來懷疑國家統計局的增長率數據高估了實際的增長率。

  北京日報發表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文章表示,我們的注意力應該從沿海轉移出來。鄧小平南方講話的20餘年來,中國經濟的確進入了快速增長的階段。從地理上看,這麼快的增長速度主要還是發生在東部的沿海地區,不妨說,沿海地區成了過去20多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火車頭。鄧小平的思想是通過利用沿海的地理優勢(所謂的比較優勢)迅速地把中國經濟能夠納入到全球的生產鏈過程當中。這個時候正好是亞洲四小龍需要把它的低端製造業轉移出來的時候,所以廣東和整個沿海地區的開放正好提供了一個對接的機會。

  因此,全球經濟低迷,外部衝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還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現在,那里的很多出口企業很困難,我們大概有幾百萬家這樣的企業在做出口。而在內地,也就是中西部地區,其實受到全球危機影響的程度並不大。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沒有像金磚國家一樣,經濟增長的速度一下子掉到2%-3%,仍然有7%-8%。實際上,大約在2006年之後,中國經濟的增長引擎已經開始向中部和西部地區轉移了。

  文章認為,增長引擎從沿海向內地的轉移,是過去幾年中國經濟發展轉型的重要現象,它表明中國的經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過去幾年,中國沿海地區的製造業資本正在向中西部轉移。而中西部地區的經濟這些年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資本的這種跨地區的再分配。確保成功承接來自東部沿海地區的生產性投資和企業的轉移,已經成為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今天,中西部地區的生產率正因為資本積累的加快而不斷提高,與沿海地區的差距也在縮小。中國地區內部的“追趕”對於中國從整體上縮小與發達經濟之間的差距至關重要。在未來的5-10年里面,中西部地區在我們的GDP增長里面的份額和貢獻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支撐我們未來經濟增長的速度。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