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朱穗怡:兩岸政治協商無法回避

http://www.CRNTT.com   2012-11-13 09:26:22  


資料圖: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領的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全體成員。這是胡錦濤同連戰親切握手。 新華社記者王岩攝
  中評社北京11月13日訊/中共十八大報告中關於推動兩岸政治協商的論述,在台灣掀起陣陣漣漪。雖然胡錦濤早於2007年10月舉行的十七大就呼籲兩岸達成和平協議,島內各界對相關內容亦並不陌生,但當下正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從開創期進入鞏固深化的新階段,為兩岸觸及政治議題提供了難得的契機和良好的氛圍。相較於過去動蕩不安的台海局勢,在目前兩岸出現前所未有的融洽關係之際,兩岸雙方商談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和協商達成和平協議已非遙不可及。
 
  這幾年兩岸經貿、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如火如荼,表面上看似乎無關政治層面,但其實大陸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得以恢復中斷了近十年的事務性協商,並簽署了18項協議,都是建立在“九二共識”這個政治前提下。換言之,兩岸交流是建立在堅實的政治互信基礎之上,倘若兩岸關係要進一步深化,政治互信也須隨之提升,所以,兩岸協商政治議題無可回避,否則將難以突破兩岸關係發展的瓶頸。

  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商簽和平協議的意義在於釐清兩岸政治關係,正式終止因內戰歷史所遺留的兩岸敵對狀態問題,有助於明確兩岸一中的法理關係,是反對“台獨”分裂活動的必要措施,也是促進兩岸更進一步和解、擴大深化交流的必然要求,更是未來推動建構制度性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正因為和平協議將給海峽兩岸帶來長久持續的穩定環境,台灣多年來的民調均顯示,島內多數民眾支持兩岸商簽和平協議。這次十八大報告對於兩岸政治議題協商的論述較十七大詳細,是符合兩岸主流民意的,更顯示了大陸方面的誠意和善意。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