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宜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構建“一中框架”

http://www.CRNTT.com   2012-10-31 09:28:32  


 
  就是對“九二共識”的定性,大陸方面也有一個調整的過程。對此,曾於早年與孫亞夫等人集中研究《國統綱領》等文件,供中央高層作對台政策決策參考的楊立憲(現任全國台灣研究會副秘書長),在今年七月號的《中國評論》月刊發表的《“九二共識”廿周年的回顧與反思》一文中就承認,由於當時國共兩個執政黨都沒有從內戰和冷戰的窠臼中走出來,加之相互不瞭解,彼此敵意重、心防深、成見大,習慣於用“陰謀論”來檢視對方,用放大鏡來檢視問題和爭議,以致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兩會糾纏於“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堅持一中原則”究竟是“一中各表”還是“一中不表”等,齟齬摩擦不斷,而忽視了最重要的“兩岸同屬一中”的共識,以致影響了兩岸兩會的良性互動。她又指出,回顧二十年來兩岸互動的經歷,有一個現象頗值得玩味,那就是:同一個“九二共識”,在李登輝時代兩岸曾圍繞其內涵爭論不已,在陳水扁時代又因是否承認並接受它而關係緊繃,但到了馬英九時代卻成為促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石,這個過程說明瞭甚麼問題?以及可以給我們以怎樣的啟迪?值得我們去思考。由於楊立憲曾經參贊了北京高層對台灣方面的大陸政策的研判,因而她所作出的反思,也就極為珍貴,成為在以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前進路程中長鳴的“警鐘”。  

  這使人想起了今年二月二十九日至三月一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對台工作會議,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賈慶林在會上提出了“一個中國的框架”的論述。而在此之前,國台辦主任王毅也曾在美國表示可以同民進黨在一中基礎上達成新共識,也有人將之概括為“一中框架”。這就延伸出一個可值得考的問題,就是可以按照產生“九二共識”的模式,以“求同存異”以至是“聚同化異”的方式,處理兩岸協商進入“深水區”將會遇到的各種複雜問題,尤其是兩岸政治對話以至政治談判,甚至是與民進黨的黨際關係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