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人在非洲:挑戰才開始

http://www.CRNTT.com   2012-06-04 11:46:28  


 
只是經濟衝突?

  據報道有尼日利亞官員透露,此次抓捕行動直接受命於移民總局,尼聯邦政府對此並不知情。該官員稱,尼方實施的逮捕行動某種程度上與其“以人為本和對等”的外交原則是一致的,因為中方正在國內開展的清理“三非”外國人員的行動也牽涉一些在華滯留不歸的尼日利亞人。

  也有人認為,這次衝突源於當地人和中國人在經濟上的衝突。據《人民日報》報道,尼日利亞卡諾州移民局局長伊曼紐爾.布拉斯科(Emmanuel Brisca Ifeadi)指責中國商人如同“拾荒者”一樣,鑽市場的空子,搶走了本應屬於尼日利亞本地人的工作機會。

  尼日利亞上個世紀有250家紡織企業,但由於長期受到國內缺電、基礎設施和生產設備落後等因素的影響,1980年代起,尼日利亞紡織業開始崩潰。尼政府為滿足國內需求,一度被迫允許通過提高紡織品進口關稅的方式進口部分國外紡織品,但是這依然不能阻止外國特別是中國紡織品的大舉進入。目前,尼日利亞僅剩15家本土紡織企業在正常運作。

  尼政府出於保護本國就業及工業產業等的需要,對外籍工作人員實行配額管理。為保護尼日利亞的紡織品產業,尼法律有“禁止從國外進口紡織品”的規定。但是洪俊透露,尼日利亞關於紡織品的法律朝令夕改,一會合法,一會不合法。即便禁止時,又允許周邊國家的紡織品大量通過邊境買賣、走私等方式進入。

  因為中國公司的超強競爭力,最近又有20家尼日利亞本地紡織企業倒閉,可能有超過15000人失業。在拉各斯的主要中國商人聚集區,平時熱鬧非凡,甚至不少人會從鄰國趕來,只為得到廉價的中國紡織品。

  同時,沒有合法身份的情況在華人當中確實存在。據洪俊等當地華人反映,在尼日利亞獲得工作簽證很麻煩,當地政府效率很低,很多中國人因為嫌麻煩,沒有通過合法途徑續辦簽證。

  “中國人和當地民衆、政府之間的衝突,有可能變得更加頻繁起來,隨著國家之間的經濟關系越密切,衝突就會越頻繁。這些摩擦都是正常的現象。尼日利亞移民局每年都會對當地外國人進行逮捕,沒有特別針對中國人,而且今年這次的規模也不是最大的一次。可能是最近幾年中非雙邊貿易增多,才逐漸引起國內的關注。”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李智彪對時代周報談道。

  “中國人法律意識比較單薄,總覺得什麼都可以用錢解決。簽證過期,沒去延期,以為交罰款就可以了事。孰不知,交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即使辦了,大多也是假的,也不會去移民局驗證辦理證件的真偽性。”曾旅居尼日利亞數年,長期工作於非洲的作家“一個人喝著拿鐵”對時代周報記者談到,“尼日利亞腐敗問題嚴重,政府經常拖欠公務員的工資,所以移民局的人經常去華人聚居區掃蕩。華人一旦被抓,就是交錢了事,事後也不吸取教訓。”

  “尼日利亞歡迎並支持中國人前來投資創業並進行正常的貿易活動,但決不允許這種在市場上和尼日利亞人爭奪生意的行為。”伊曼紐爾.布拉斯科否認這是一次針對中國人的行動。“這些逮捕行動是一次大規模打擊非法經商活動的一部分,尼日利亞將繼續打擊這種非法商人。隨後,類似的逮捕行動還會在拉各斯、卡杜納和奧尼查等城市展開,遭逮捕的商人將面臨被驅逐出境的命運。”

  比利時歐洲學院的中非關系研究者本傑明.巴頓(Benjamin Barton)接受時代周報采訪時認為:“在未來,中國極有可能面對更多與本地人之間發生的糾紛,不過這些其實也是中國在非洲成功的另一個後果。中國人和中國公司在非洲越成功,他們成為本地政治利益目標的可能性就越大。比如最近在贊比亞,中國就成為當地選舉的一個靶子。尼日利亞的這次風波,在5年前這可能成不了什麼新聞,但現在中國是尼日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紡織品舉足輕重,所以這導致了該問題被政治化。當地政客顯然希望借此提醒中國商人尊重一些公平競爭的法則,也增加自己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叫板的籌碼。不過長遠來說,中尼兩國都需要對方,類似的爭端也還不足以抵消雙方可以通過雙邊關系獲得的利益。”

  洪磊也承認部分確實存在非法居留和工作情況並可能被依法遣返的中國公民,他表示:“中國駐尼日利亞使館將繼續積極提供領事協助,維護他們的人身安全、得到人道主義待遇等合法權益。中方將與尼方保持密切溝通,推動有關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