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陳平原:如何建立中國大學的獨立與自信

http://www.CRNTT.com   2012-05-17 12:12:17  


北京大學教授陳平原
  中評社北京5月17日訊/“如何建立中國大學的‘獨立’與‘自信’,讓願意在國內好大學念書的好學生感覺大有奔頭,值得為之焚膏繼晷,這是個大問題。”此間中國青年報昨天登載北京大學教授陳平原的文章“如何建立中國大學的獨立與自信”:

  辦大學,借鑒國外容易,堅守自家特點反而更難。去年春天,清華大學轟轟烈烈地慶祝百年華誕,我未能免俗,應邀撰寫了一則小文,不過,唱的基本上是反調。此文大意是:“走向國際”,並不一定就是“邁向一流”。二者之間,確實有某種聯系,但絕非同步,有時甚至是風馬牛不相及。改革開放三十多年,若講獨立性與自信心,中國學界不但沒有進步,還在倒退。

  我們是否過於委曲求全,乃至喪失了自家立場與根基?

  依我淺見,大學的一大特點,在於需要“接地氣”,無法像工廠那樣,引進整套設備;即便順利引進,組裝起來後,也很容易隔三差五出毛病。有感於此,對眼下鋪天蓋地、不容置疑的“國際化”論述,我頗為擔憂。比如,以下幾個口號,在我看來屬於認識上的“誤區”,有澄清的必要。

  第一個誤區:辦大學就是要“與國際接軌”。可國外著名的大學並非只有一個模式,那麼到底要用哪個“軌”,怎麼“接”?認真學習當然可以,也很應該;但“接軌說”誤盡蒼生。某大學校長主持漢學家大會,說“我們也要辦一流的漢學系”。初聽此言,啼笑皆非本國語言文學研究和外國語言文學研究,豈能同日而語!不過,這位校長並不美麗的“誤會”,倒是說出了一個可怕的事實:今天的中國大學,正亦步亦趨地複制美國大學的模樣。舉個例子,幾乎所有中國大學都在獎勵用英文發表論文,理科迷信SCI,文科推崇SSCI或A&HCI;聘任教授時,格外看好歐美名牌大學出身的;至於教育行政官員,更是開口哈佛,閉口耶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