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
何日葬我高山上:尋訪最後台籍老兵 | |
http://www.CRNTT.com 2012-04-08 06:06:11 |
從台灣到大陸 1945年年底,正在台東南王裡的家鄉務農的謝賀聽到了部隊募兵的消息。接收了台灣的70軍(後改編為70師)到處張貼公告,宣稱參軍者每月可獲兩千元的薪水,且在服役滿兩年後可由部隊安排工作。 如此優厚的待遇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台灣青年,像謝賀一樣的原住民青年雖然對剛剛接收了台灣的南京國民政府幾乎談不上什麼了解,但也躍躍欲試。 “一來因為年輕,想找工作,二來形勢變了,想在軍中學習‘北京話’。”多年以後,謝賀這樣回憶當初參軍時的想法。 他的族名叫薩基亞,此外,像那個時候的許多台灣青年一樣,受日本殖民政府的“同化”政策影響,他還有一個日文名字。在加入70軍後,按照部隊的要求,他為自己取名為“謝賀”,其來源則是他的日文名字的翻譯。 雖然和“國軍”是初次接觸,但謝賀對當兵並不陌生,此前他已經有過三年的服役經歷。1942年,日本政府為了給不斷升級的戰爭擴大兵源,開始在台灣實施募兵制度,讓年滿17歲的台灣青年進入軍隊,16歲的謝賀也在家中接到通知單,並在接受體檢後被送往日軍在台東的機場服役。 從荷蘭占據台灣開始,台灣的原住民就一直經受著各種統治集團和時局的衝擊,就在謝賀在台東為日軍服役的時候,與他同齡的數千名原住民青年被日軍編入“高砂義勇隊”派往南洋作戰,其中近半數陣亡。現在,這些台灣原住民青年又要為他們剛剛才知道的“蔣介石”而戰鬥了。 在台東加入70軍後,謝賀即被送往花蓮,然後開始了環繞台灣的“行軍”和“訓練”;到達基隆後,新兵們都領到了軍裝,同時也開始有了逃兵。謝賀一直記得當時部隊懲治逃兵的一幕:幾名逃兵被抓回來後,被竹扁擔打得血肉模糊;1946年初,謝賀隨部隊到淡水,在那裡練習迫擊炮的操作;約半年後,部隊又移駐台中,謝賀被派遣去守衛軍火庫。 1946年年底,部隊又到了高雄,一些感受到異樣的士兵開始逃離,此時的部隊就臨時去“抓兵”以補缺額。在編隊、點名後,這些台籍士兵開始被分批次送上運兵船。 謝賀至今仍清晰地記得他離開台灣那天的景象:“天快黑了,船剛剛離開港口,就不斷有人跳海逃亡,老兵就用機槍掃射,一些聰明的人躲到船身下,可能就這樣逃過了一劫。”謝賀也想逃離運兵船,但他始終沒有找到機會,他越來越想念母親,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見到她——他是母親唯一的孩子。 到上海後,部隊對台籍士兵的看管開始放鬆,謝賀記得一名長官曾略顯得意地對他們這些台籍士兵說:“現在你們跑不掉了。” 抵達徐州後,謝賀被派往機場,這是他第一次到離家這麼遠的地方,第一次看到雪花在飄,軍服和鞋子都很單薄,他感覺雙腳凍得生疼。 只能講一些簡單“北京話”的他無法和當地人溝通,當地人也覺得他們這些人很奇怪,“說是中國人不像中國人,說是日本人不像日本人”,謝賀說,這是因為他們這些原住民士兵不但時常說日語,連許多人身上穿的,也是日軍留在台灣的軍服。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