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妄談孝道,是北大的墮落

http://www.CRNTT.com   2011-10-14 11:03:34  


 
五岳散人:妄談孝道,是北大的墮落

  2011年10月14日08:35南方網 五岳散人 知名網友

  早幾年,北大自主招生的被推薦條件當中就有個否決要件,那就是不孝順父母不能錄取。這個規定當時就被人譏諷,倒不是大家不看重孝道,而是覺得這東西實在沒法量化,而且在這個價值觀更新換代如此之快的社會里,孝道到底應該如何定義也是問題。用一個無法量化甚至無法界定的標準來說事兒,倒是真體現了文科名校的本色。 

  原本以為北大多少學乖了一些,這些東西說說也就罷了,不至於真的形成明文。近日,北大公布新一年度的實名推薦遴選要求,明確將“不孝敬父母”列為“不得推薦”的第一條。也就是說,這種規定不但成了正式規則,居然還成為了首要條件。

  按說這種思維是其來有自的。想當年咱這里有皇帝的時候曾經有過這麼一句話:求忠臣於孝子之家。這話的意思是說,想要忠臣是吧?按照某人是不是孝順的標準去尋找,准能找到。與之相應的就是“舉孝廉”制度,那時還沒有科舉考試,當官要靠推薦,推薦的首要條件就是“孝”。推薦、孝道聯繫在一起,看著是不是跟現在北大這事兒比較相似?只是那個時代離我們這里比較遙遠,是在漢朝。

  當時為什麼會有這種價值觀?那是當時的社會條件決定的。農業社會需要勞動力高度集中,必須用某種東西來增強社會凝聚力,而家庭、血緣關係則是最為方便的要素,強調孝道就是強調尊卑有序,孝道做得好自然也會成為一個優秀的臣子,天地君親師,皇帝排在“親”之前,連父母都孝順的人,不太可能不忠於道義地位高於父母的皇帝。甚至清政府入關之後也接受了這種文化,動輒在詔書上來一句“聖朝以孝治天下”什麼的,似乎完全忘了宮廷之間骨肉相殘才是常態。

  這種孝道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看看《孝經》或者“二十四孝圖”什麼的,就會發現當年的孝道多少是有些變態的東西,什麼“臥冰求鯉”、“割股療親”之類。這就是現代生活與古代的不同,現代的孝道並不是那些傳統孝道能提供思想資源的,只有一些表面上的東西可供繼承,其原本的社會、文化內涵早就蕩然無存。在這個並未建立起新型孝道、價值觀多元、孩子早早受到教育的時代,提出一個無法界定標準的東西並且放在第一位,只能說明該學校在社會思潮變化領域的抱殘守缺式倒退。近年來,由於經濟上的強勢,追尋傳統、尋找自己曾經闊過的做法並不鮮見,這種貌似追求社會道德、實際上只是為了強調曾有價值觀應該復興的舉動,成為一種新的時髦。而在這種思潮當中,一家地位如此重要的學府不多做反思、重建標準,而只是簡單地把原本的詞匯拿出來應市,可見其墮落到何等程度,其思想性與前瞻性就如滿街的黑絲襪一樣,潮流水貨罷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