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歐債危機惡化的可能與中國預案

http://www.CRNTT.com   2011-10-08 08:40:14  


 
  中國應該做好幾方面的預案

  文章認為,中國金融業應關注併購歐洲金融企業的機遇。

  宏觀政策應及時對應歐美可能出現的二次探底。一旦歐洲出現全面的銀行危機,必然導致經濟的嚴重衰退。如果歐美GDP下降3%,亞洲包括中國的出口增長估計會下降15%,在沒有刺激政策的情況下,中國GDP增長可能下降到5%,中國出口相關行業可能出現大量失業,除了中國和印度以外的亞洲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的GDP增長可能嚴重為負。

  中國應該盡快做好歐美進入輕度衰退和嚴重衰退兩種情景下的政策預案。一方面要避免目前緊縮政策維持時間過長,另一方面對新的刺激政策的力度一定要謹慎把握,防止過度刺激在中長期導致新一輪通脹、資產泡沫和不良資產。應合理搭配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力度,避免貨幣的過度擴張。在財政政策的運用中,應廣泛借鑒國際經驗,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和對民生的投入。

  同時,應把握好在歐洲收購實體企業的機會。歐洲債務和金融危機深化必然導致實體經濟的危機,在此期間一些歐洲非金融企業會被超賣,使其股價(對上市公司)或估值(非上市公司)遠低於其潛在價值。過去四個月,歐洲的平均股票指數已經下跌了25%,而且在今後六個月內還可能有較大幅下行壓力。中國有全球擴張計劃的企業和有國際資產配置的機構投資者(外匯儲備、中投、保險、社保、QD)等應該爭取抓住收購一批被超賣但又有長期競爭力(如有品牌、技術、銷售渠道)的歐洲企業的機會。

  中國金融業應關注併購歐洲金融企業的機遇。

  如果歐洲出現大規模的銀行危機,許多中小金融機構將倒閉,一批大的有系統重要性的金融機構可能需要總共幾千億歐元的注資。中國應該開始研究在歐洲用低成本併購部分金融機構(分支機構)或收購其部分股權的可能性。如果中國的銀行在歐洲靠自建分支機構的發展模式,其國際化的速度會比較緩慢。而在歐洲的危機期間及時把握併購機遇則會給中國的金融企業提供一個成本較低、速度更快的國際化的機遇。另外,歐洲金融機構一旦面臨危機,可能出售其在亞洲的資產或分支機構。中國也應該關注這些機會。上一輪危機中,日本的野村證券用零成本收購了雷曼的亞洲證券業務就是一個可借鑒的成功案例。

  當然,在涉及到具體的併購業務時,應當充分考慮到中國金融企業本身業務擴張的實際需求和今後管控被收購企業的能力(尤其是人才和風險管理能力)的限制,避免盲目收購,以造成大的損失。

  在貿易方面,要爭取歐洲承諾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和向中國開放高科技出口。中國可以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參與援助歐洲,但應該要求歐洲承諾解決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並要求歐盟和歐洲主要國家減少對中國出口高科技產品的限制。

  此外,要審慎應對要求中國購買歐債的呼籲。一些歐洲國家希望中國大手筆購買危機國家的歐債來幫助穩定歐洲債券市場和投資者信心。在目前的條件下,由於一些危機國家的違約風險仍處在上升通道,歐元還面臨對美元大幅貶值的壓力,因此中國對投資歐債應該審慎。但是,對EFSF發行的債券和歐洲各國政府今後一旦達成共識後發行的歐洲債券,中國應該以更加積極的態度予以支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