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工程院不是“中國工程隊”

http://www.CRNTT.com   2011-05-27 11:47:53  


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候選人提名、遴選工作25日結束,公佈的有效候選人名單中一些政府高官、企業高管的名字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中評社北京5月27日訊/“中國工程院不是中國工程隊,作為一個科學技術的研究機構,在遴選院士的時候必須以具體的科研成果為依據。但從目前來看,許多官員與企業家純粹把“院士”當作了給身份鍍金的頭銜,而許多默默無聞的專業科學家,反而被排除在院士的門外。”《廣州日報》今日登出媒體評論員椿樺的文章“中國工程院不是中國工程隊”,

  中國工程院近日發布了2011年度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同往常一樣,官員與企業家背景的候選人引發了爭議。據媒體報道,這次工程管理學部的44名候選人中,近半來自央企和政府部門,其中,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上海市副市長沈曉明等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在列。

  說起來,咱們中國大概算得上院士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但慚愧得很,我們的科研水平並沒有顯示出院士及研究員隊伍發展的同等水平。

  早在2006年,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名譽所長謝禮立院士就曾批評:中國工程院不應成為“高官俱樂部”。2009年,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發布的新增院士名單顯示,超過八成的新增院士系現任官員(包括高校與科研機構官員)。

  官員與企業家是否可以當院士?理論上是可以的。工程院一位工作人員就說了,不能否認現任企業高管、政府官員、大學校長以前從事過科技工作,目前不少企業老總仍在搞科研並掌握著前沿的工程技術,故不能將這些人拒之門外。

  這話聽起來似乎沒什麼問題。不過從新近公布的院士候選人資料來看,你無法知道這些官員與老總究竟做了哪些科研工作,出了什麼成果。推敲一下這份名單,你會發現,候選人的專業都是“工程管理”。應當承認,官員與企業家在工程管理方面的確有一些優勢。譬如,城建工程、公共衛生工程等工程管理,本來就是分管領導或職能部門官員的本職工作,他們在這方面成為行家,不足為奇。同樣,石油化工、煤炭鋼鐵等企業高管,職業生涯中必然經常與工程建設打交道。如果這些管理經驗可以成為享受“科研院士”的條件,那麼我想建議那些工作出色、奮戰在一線的包工頭不妨向工程院遞交院士的申請材料試試。

  中國工程院不是中國工程隊,作為一個科學技術的研究機構,在遴選院士的時候必須以具體的科研成果為依據。“工程管理學部”作為中國工程院新設的學部,十年來所遭遇的質疑就沒有消停過。這個學部被不少人認為是為高官量身定做,該部院士被外界稱為“院仕”。2001年工程管理學部第一次增選院士,就有原鐵道部部長傅志寰等高官入選……

  用一句俗套的話說,院士是榮譽,更是責任。在下並不否認官員與企業家之中也有科研專家,但這些人畢竟公務繁忙,而科研這種事兒同樣也要花費很多心血。官員不做好本職工作,就對不起納稅人;企業老總不履行好職責,則對不起職工與股東。他們真要是熱愛科研工作,不妨辭去現職,然後以過硬的科研水平來爭取院士榮譽。但從目前來看,許多官員與企業家純粹把“院士”當作了給身份鍍金的頭銜,而許多默默無聞的專業科學家,反而被排除在院士的門外。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