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周海嬰:我來告訴你魯迅是誰

http://www.CRNTT.com   2011-04-08 11:23:05  


 
魯迅之子的個人價值不該被遮蔽

  2011年04月08日08:39華西都市報馮海寧

  魯迅之子周海嬰7日凌晨病逝於北京,享年83歲。(4月7日人民網)

  如果周海嬰不是魯迅之子,僅憑著書和生前擔任的職務,恐怕不會受到輿論特別關注。人們關注周海嬰的逝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因其與魯迅之間的關係。

  對於一個幾十年都活在魯迅影子裡的人,周海嬰的離世也是一種解脫。從這個角度來說,當偉人、名人不易,當偉人、名人的後代也不易,即使自己身上有點光芒,也可能被先輩們身上的光芒遮蔽。而筆者以為,周海嬰的個人價值不該被遮蔽。

  其一,周海嬰一生對於研究魯迅做出了重要貢獻。儘管是無線電專家,但周海嬰擁有別人沒有的資料優勢。無論是寫《魯迅與我七十年》,還是把魯迅遺物、手稿全部捐獻給國家,或是參與其他有關魯迅的活動,都對魯迅研究做出了貢獻。而魯迅研究,不僅是研究作家的思想和藝術,更是在研究魯迅那個時代。今天,研究魯迅和他的時代依然有著重要價值。

  其二,爭論魯迅,不見周海嬰特別辯護。眾所周知,魯迅生前死後都存在廣泛爭議。可以說,魯迅是現代作家中極具爭議性的一位。尤其是近些年來圍繞魯迅的爭論更大,既爭議他的文學成就和歷史地位,也爭議他的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按說,在爭論魯迅過程中,如果有魯迅的親屬或歷史見證者參與論戰,不僅有很強的說服力,而且也能讓自己“名利雙收”。但我們看到,爭論魯迅時似乎聽不見周海嬰的聲音,這種任人評說的胸懷,不是每個名人和名人之後都有的。

  其三,不吃“魯迅飯”。時下,“紅學”(紅樓夢探究之學)與“魯學”(魯迅研究之學)的研究者最多,僅有關魯迅的著述就不計其數,吃“魯迅飯”的人不知凡幾。反觀今日,靠先輩吃飯、靠名利吃飯的名人之後大有人在。而周海嬰吃的是“無線電”這碗飯。這種淡薄名利、不做“空頭文學家”的處世態度,是許多人另眼看待周海嬰的一個重要原因。

  筆者以為,周海嬰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對“魯學”研究的推動,也是名人之後靠自己能力贏得社會承認的標本。因此,我建議,有關方面不妨讓逝世後的周海嬰走出魯迅的光環,擁有自己的光環,多介紹介紹周海嬰在無線電方面的成就,這對周海嬰來說更有意義,對於浮躁的當下社會也有積極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