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地震能幫助日本經濟振興嗎

http://www.CRNTT.com   2011-03-21 09:59:44  


 
  提高GDP不等於經濟增長,更不等於物質進步

  打碎玻璃的行為看起來能夠帶動經濟的增長,如果玻璃沒有打碎,這個玻璃工人在家休息,肯定不如它修玻璃更能創造GDP,玻璃廠多生產一塊玻璃,肯定比少生產一塊玻璃更能創造GDP,這也是“破窗理論”受歡迎的真正原因,因為它確實增進了GDP增長。不過GDP的增長其實並不等於經濟水平的增長,日本大地震之後的重建,甚至救災行為本身,都能帶來很大的GDP增長,但對於災民來說,這個GDP增長對他們沒有實際益處,他們只不過經歷了一場痛苦,然後回到(甚至還沒有回到)過去的生活質量,而他們用於災後重建的這些錢,本來可以用於其他的消費,雖然帶來的GDP沒有災後重建多,但是他們的生活質量卻可以實際提高。 

日本“補窗”成本高昂 

  日本政府已經不堪重負

  日本政府是發達國家中最窮的,日本政府目前的債務總額已經達到973萬億日元,超過國家GDP的2倍以上。2011年日本國債到期兌現款為22萬億日元,老年人的年金約為21萬億日元,兩筆相加,就是43萬億日元。而2011年度國家預算中,財政收入部分滿打滿算只有41萬億日元,收入還沒有支出大。

  而之前內閣通過的2011財政年度的國家預算案中,2011年的日本國家預算為92.4萬元,由於收入只有41萬億日元,51萬億日元的缺口只有靠繼續發行國債來補,也就是向國民和向海外投資機構借錢過日子。

  前面我們已經說到,“補窗”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玻璃打破得太多,總會出現補不了的情況,而3.11地震據瑞士信貸估算,經濟損失可能高達14至15萬億日元,這對於“貧困”的日本政府來說,就是一個很難補得起的“窗”。
 
  發鈔“補窗”面臨極大風險和損失

  沒有錢又必須“補窗”,就只能進一步發行國債,例如一些人就主張,日本政府應該在災後重建中發行貨幣稅,也就是大量印刷新貨幣。而據最近的消息稱,日本政府也已經表現出財政赤字貨幣化的決心。

  震後,日本政府已經採取了緊急應對措施。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流動性注入和資產購買計劃。日本央行連日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也就是向市場投入新的貨幣。截至3月17日,總規模已達51.8萬億日元。所謂財政赤字貨幣化,即政府發行國債,由央行直接購買,相當於央行直接向政府注資,而這一舉動將讓政府進一步債台高築。

  而必須考慮的風險是,政府的債台高築可能會讓日本民衆對其償還能力失去信心,其結果就是不再願意購買國債。另外,目前日本年輕人由於擔心政府破產,等自己老了以後領不到養老金,已經有35%左右不願再繳納養老金,而政府如果失去這35%的養老金收入,那麼現在發放養老金就更加吃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