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陳癸淼:中華民族愛和平 復興求大同

http://www.CRNTT.com   2011-02-03 00:11:47  


 
  六、和平的民族

  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燧人氏、有巢氏、神農氏,實際上是代表文化發展的三個階段。根據古籍記載,神農氏始製耒耜,教民務農;又嘗百草以療疾病;立市廛以通貨財;又作五弦之瑟。神農氏以火德王天下,故稱炎帝。據此,在炎帝的時代有了農業,有了醫葯,有市場,有音樂。炎帝之後為黃帝,所以漢民族自稱為炎黃子孫。可見炎帝時代,中國已進入農業社會,而且歷代都以農立國。農業社會的最大特性是“安土重遷”。安於斯土,年年過著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生活。重是不輕的意思,重遷就是不輕易遷徙。只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不像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物資缺乏就掠奪農民的農產品。幾千年的“安土重遷”塑造了中華民族安分守己的和平性格。

  其次,中國原創性的思想也是愛好和平,不輕啟戰端的。堯舜的禪讓-傳賢不傳子被認為是最佳的政治傳承,這是政治的和平傳承。儒家的“儒”字,原意是“柔”。儒家的基本主張是仁愛與恕道,它基本上是反戰的,貶抑戰爭的。道家反戰的立場更明顯。墨家則根本就主張“非攻”,不但在理論上反戰,而且常常以實際行動阻止戰爭發生與擴大。所以中華民族基本上是安土重遷而且愛好和平的民族。

  以漢族為主體的中國絕不像荷蘭、西班牙、葡萄牙、英國、俄國、日本大舉侵略他國,擴張其領土或大量搞殖民地。1492年哥倫布得到西班牙女王的贊助,渡大西洋,先後發現西印度群島及南美洲海岸。自此揭開了歐洲人瘋狂地大量向南北美洲、大洋洲、亞洲、非洲進行殖民侵略。反觀早在1405-1432年間,明朝的鄭和率領當時全世界最強大的艦隊七次下西洋,最遠曾到達非洲西岸。鄭和下西洋,只為了宣揚國威與通商,兩相比較之下,可知歐美日是好侵略,而中國則是愛好和平的。中國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必如此。這還是消極的,另有一層積極的意義是:中國的安定強大是亞洲的安定力量,未來甚至可能是維持世界安定的主要力量之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