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兩個同步”概括“十二五”分配改革要義

http://www.CRNTT.com   2010-12-13 09:25:39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提高收入水平

  問:中國目前正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貧富差距正在阻礙改革開放事業進一步發展,也不利於社會的穩定,您認為在“十二五”期間或者更遠的將來政府應該採取哪些措施來改變這種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局面?

  張車偉:“十二五”時期是對未來中國社會、經濟、政治發展來說都非常重要的時期,盡快解決收入分配問題刻不容緩。雖然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收入分配問題會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改善,但這一過程並不會自動完成,而是需要通過體制性的機制創新,不斷校正收入分配中的市場失敗,最終實現收入分配狀況的改善。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不僅需要加強再分配的收入調節作用,更需要改變初次分配中的不合理局面,形成合理的分配體制和機制。

  第一,改革不合理的體制機制,促進公平分配。我在前面談到,目前的收入差距中,城鄉差距、地區差距以及行業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都和不合理的體制機制有關。要縮小收入差距,就必須改革這些造成收入分配不公的體制機制,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環境。

  第二,調整政府、企業與居民收入分配關係,增加居民收入。在現階段中國勞動收入份額較低的情況下,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過低實際上加劇了勞動收入份額下降的趨勢。在中國當前的發展階段,個人所得稅徵收的主要對象應該是中等偏上收入人群,起徵點應該在職工平均工資之上,且應該隨平均工資的增長而動態調整。因此,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應該適度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減少稅級降低稅率,建立以家庭為基本單位的個人所得稅扣除制度。同時,加強對資源稅、國企利潤的徵繳,減少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的稅費,為勞動資本收益分配比例的改善提供條件。

  第三,建立工資正常增長的機制,提高勞動者報酬水平。從長期來看,要有效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收入中的比重,必須建立保障工資合理增長的機制。為此,首先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動態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建立和完善國有資本預算經營制度,合理確定國有壟斷行業的資本與勞動分配比例;其次要加強勞動保護,嚴格執行勞動合同法,進一步完善勞動合同制度和勞動保護制度,加強勞動監督力度,完善保障工資增長的三方協調機制。同時,中國當前市場環境總體上對資本有利,各地大都採取各種吸引投資的優惠政策,勞動者特別是中低收入勞動者在勞動權利受到損害之後,往往得不到較好保護,迫切需要培養有利於勞動者的公平市場環境。

  第四,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讓人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大量就業者無法享受到社會保障意味著本來應該用於社會保障的收入被其他生產要素占有,勞動者權益無法得到充分保障。中國目前的社會保障制度仍然不完善、不健全,城鄉社會保障制度分割,大多數人仍然沒有被社會保障制度所覆蓋。中國最近幾年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醫療保險實現了制度的全覆蓋,但養老保障問題突出。從總體上看,中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僅覆蓋城鎮地區的部分正規就業勞動者,雖然農村已經開始探索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但從覆蓋情況來看,絕大多數的城鎮和農村人口仍然缺乏養老保障。建立覆蓋所有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制度,讓人人享有基本的社會保障是調整收入分配格局,讓所有人都能分享經濟增長成果的重要手段。

  第五是穩步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中國目前仍然處在農村勞動力向城鎮不斷轉移的發展過程中,而城鎮中的生產性工人主要由農民工組成,他們的工資水平並不由其邊際勞動產出決定,而是由其在農村的收入水平決定,因此,只有農村發展了,農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才會使這些產業工人的工資水平得到提高。從這個意義上講,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民收入是提升勞動報酬在國民收入中比重的重要條件。要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民收入,首先要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興農惠農政策,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業的投入力度,加快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走科技興農之路,同時,還必須加快勞動力轉移步伐,提高農村轉移勞動力的就業能力,實現農村勞動力在城鎮地區的穩定就業。只有不斷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普通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才能實現真正增長,中國收入分配格局不利於勞動者的局面也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第六,積極擴大就業,讓更多的人能夠分享經濟發展成果。就業是民生之本。無法就業就無法參與初次收入分配,因此,讓更多人能夠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最有效辦法就是為其提供就業機會,讓其有機會參與社會財富這塊大“蛋糕”的分配,從這個意義上說,無法實現就業就是最大的分配不公。目前中國仍然面臨著比較嚴峻的就業壓力,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矛盾突出,大學生就業尤其困難。解決當前面臨的就業問題首先要求把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最大限度地創造就業機會,同時還要不斷提高勞動者素質和技能,增強勞動者的就業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