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怪哉!世博台灣館標售事件

http://www.CRNTT.com   2010-09-22 11:41:33  


 
  “業主”外貿協會根據“府院”高層指示,把台灣館“遷”台奉為重大政策,再採公開標售,在商言商,只考慮成本回收,卻又限制外資或具陸資色彩的財團法人參與投標,原因或藉此宣示“根留台灣”,避免落人“傾中”口實。然而,台灣館出現在上海早已脫離不了政治性,世博結束後,如能繼續留在上海,藉空間文化形式宣揚台灣,不是更符合馬政府自豪的國共和解,兩岸加強文化交流嗎?兩岸對話攸關台灣主體性,有所為有所不為,切忌顧豬頭不顧鴨卵(蛋),不重視設備齊全的廚房,卻斤斤計較碗筷飯匙,反而予人此地無銀之感。

  台灣館果真回台安奉,也應由“業主”外貿協會或贊助單位繼續接管,才能凸顯、延續它的空間文化特性。曾經在媒體“各言爾志”、嗆聲爭取的幾個縣市、企業體,除了台北縣平溪人文環境尚可謂與台灣館的天燈意象吻合,其餘皆難產生空間連想。“業主”聲稱台灣館擁有六、七十億附加價值,老江湖的台北縣府與執政黨新北市候選人抓住話題,唬弄半天,最後卻表明拼湊台灣館比新建一個天燈館還昂貴。反倒是“古意”的新竹市府莫名其妙標到這個現成貨,除了近六億元的標價,還須三、四億元拆遷、重建經費,未來的永續經營,更是問題重重。

  也許新竹市長能得到企業界的奧援,把台灣館炒作起來,但既有能力募集、整合資源,為何不用來挹注當地產業的創新與發展,以及改善新竹目前的藝文生態環境,強化市府所管轄的演藝廳、玻璃工藝館、影像博物館、眷村博物館、黑蝙蝠中隊文史陳列館、消防博物館的營運。這些創意產業、館所皆有極大加強與改良空間,好好經營,哪一個不能擁有產值與附加價值?但九九年度所編列之日常維護及藝文推廣預算,卻只有區區三千六百萬元。

  新竹市接管台灣館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已不下於營造一個新建工程。但新建工程從可行性評估、先期規劃、細部設計到興建,有完整的研究、設計與執行步驟,並與專業人士、地方社團、民眾產生互動,凸顯在地文化特性。相較之下,從天而降的台灣館建築空間與在地意涵如何連結?重要性孰先孰後,地方首長怎能不知?


 【 第1頁 第2頁 】